当前版:07版

本版导读

望天空
文章字数:1,290
  胡伟(北京)
  上下班的路上是打望天空最好的时候。无论天气如何,我的目光都会看向路边的树、看树上的小鸟、看道路上的红绿灯,看天,不耽误。我的重点是望天空。
  对我而言,这个地球上七七八八的事情已经知道得差不多了。
  家里的老人们已经走得差不多了,我无法再回到过去那段他们关爱我的时光。有时,他们仿佛还惦记我,来到我的梦里。我会和他们像平常一样说上几句话,做上几个动作。其实,梦里的事是没有逻辑的,基本上醒来时都可以一苦笑了之。还有一些认识的人,同学、朋友、听说过的人,也不断离开了,让我不断感叹人生无常。
  我是上个世纪70年代生人,经历了稍微困难的年代,国家迅速融入国际化,也跟着分享了改革开放的红利。如今,社会变得日益多元。我们的孩子已经进入学校,接触社会,就让他们勇敢面对吧。
  年轻时爱四处奔波,爱看新鲜,山、林、海,国内、国外,看了一大堆,不过多数是重复别人的动作。走的地方、玩的境界远不如很多专业人士。空闲之余,这些年,已经不去东看西瞧。于是,我拿书读生态,读风花雪月,读树木野兽,读王维,读陶渊明,读梭罗,读久了就想想自己的文字有何可能性。
  闲坐办公室,键盘打天下。不写天下事,只写生态文。一草一木、一静一动关乎情。既然不是荦荦大者的专家,又不想流芳千古,我写文章就没有一丝压力。
  当然我还是想写上几笔新意,对得起读者,又让自己开心。因是上班族,写起生态文章,空堆一些概念,时常不免干巴巴。总想得到一个好资源,找到一个起跑线,大家一起跑,多好。可是去哪里好找?名人的文章都是脚写出来的,我没有长他们那样的脚!
  走在三点一线的轨迹上,我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一个缝隙,那就是望天空。望天空时,大家的脚已经没有用了,除非你生出一对翅膀。如此,咱们的起跑线算是基本一致吧。
  古人、今人望天空,和我望天空一样吧。别看日出日落,太阳没有走多远;别看云彩怎么变,那千变万化的不还是云。月亮还是那个月亮,行星还是那些行星,银河还是那样的银河。
  作为一个生态作家,除了观察地球之变,我还想洞察天空有何变化,为何在变。望天空,不一定望出结果。且不说,白天天景大同小异,就说夜晚满天星斗,我也认不全。我不是一个科技工作者,不用解释那些星云。我只是在用心感受,感受太阳和地球之间如何互动,感受地球飞转时是否带动云彩一起飞转,感受为何地球在转而我为何没有感觉;我还在慢慢向深处感受,感受银河如何带着一众星球飞旋,感受星云之间如何和平相处,感受更遥远的宇宙有无边界;我还在猜想生命和非生命如何存在,如何转化,它们统一到何处?猜想宇宙的膨胀与冷缩、物质的死亡与新生;空间如何和时间互换,无意识如何和有意识交换。
  这些感受和猜想没有答案,无需答案。我需要借助这样的场景开拓我的写作思路。我和朋友创立的生态地学诗派,从地管到天,管到极致之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察觉到很多习以为常中存在诸多盲点,记录为诗为文,让读者启动大脑。诗文是什么,重要吗?不重要,阅读就是思考。当你思考了,你就驾驶了新飞船,达到了新地方,生态阅读就开启了新天地。
  杞人忧天,我不忧。如今的世界已经在太空上拉开了大幕,关心地球,关心天空,只为更关心你我的未来,望天空。
发布日期:202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