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本版导读

升级供应链 好果子不愁销路了
重庆市奉节县供销社系统搭建产销“高速路”
文章字数:1,258
  八月,金黄的黄桃压弯枝头,饱满的李子飘香果园。在重庆市奉节县供销社系统的社会化服务模式下,不仅为当地果农节省成本,还通过全链条产销渠道推动小农户对接大市场。
   永安供销社:一站式服务赋能汾河黄桃产业
  当前,汾河两岸黄桃飘香。重庆市奉节县永安供销社创新服务模式,推出“采摘+劳务+销售”一条龙服务,为当地黄桃产业注入新活力,助力果农增收致富。
  专业采摘,省时省力。针对黄桃采收期短、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永安供销社组建专业采摘队,利用无人机运输,实现高效采收,日均采摘量达10余吨,较传统方式效率提升50%,不仅减少了损耗,确保了黄桃新鲜度,还为后续销售奠定基础。
  劳务支持,降低成本。供销社整合当地闲散劳动力,提供分拣、包装等配套服务,形成“农户+合作社+工人”的共赢模式。通过统一管理,不仅为农户节省30%的人工成本,还为周边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
  产销对接,畅通渠道。依托供销社网络优势,直接对接批发市场和电商平台,打通销售“最后一公里”。据悉,去年帮助农户销售黄桃超200吨,销售均价提高20%,真正实现“好桃子卖好价”。
  从“田间枝头”到“百姓手头”,永安供销社以全链条服务为黄桃产业保驾护航。未来,奉节县供销社将继续深化服务,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竹园镇供销社:三天售出15吨李子 打通产销“快车道”
  在竹园镇,一颗颗饱满的李子正通过供销社搭建的产销“快车道”,从田间地头走向全国市场。
  奉节县竹园镇供销社充分发挥为农服务职能,积极对接外地客商,组织集中收购当地李子,仅用三天时间就帮助农户销售李子15吨,不仅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户的“卖果难”问题,让农户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更推动当地李子产业实现质的飞跃。
  精准对接渠道,激活销售动能。竹园镇的李子品质优良,但以往因销售渠道不畅,农户常常面临丰产不丰收的困境。竹园镇供销社主动作为,通过“三步走”战略缩短中间环节,破解销售难题。一是提前对接外地收购商,建立稳定销售渠道;二是组织专业团队、摸清库存;三是邀请客商实地考察、现场议价。仅用三天时间就完成了15吨李子订单,覆盖20余户果农,销售均价较市场零售价提升8%,既解了农户的滞销之忧,又让大家多赚了“实在钱”。
  劳务服务赋能,保障高效采收。针对农忙时节劳动力短缺问题,竹园镇供销社组织劳务采收队,提供采摘、分拣、包装一站式服务,日均作业量达5吨,帮助农户节省了人工成本,并确保果品新鲜度,赢得外地收购商的一致认可。“以前自己找人摘李子,不仅成本高,还经常耽误最佳销售时机。”果农张大叔说,“现在有了专业队,不仅省心省力,还能保证果子新鲜度,客商更愿意出高价。”
  销售联动供应,延伸服务链条。在收购现场,农技人员同步开展技术指导,推广果树专用肥、绿色病虫害防治药剂等农资,将服务延伸至产业前端,建立农资直供体系,降低农户生产成本。这种“销售+农资+技术”的全链条服务模式,让李子产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从“滞销”到“畅销”,从“单打独斗”到“全链服务”,竹园镇供销社通过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不仅解决了眼前问题,更构建起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渝文
发布日期:202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