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深圳二十四桥
文章字数:2,194

作者简介:
王国华 河北阜城人。深圳市作协副主席。“城愁”散文的倡导者和书写者。曾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第五届广东省有为文学奖散文金奖、第八届深圳青年文学奖、第六届深圳十大佳著奖等。已出版《街巷志:深圳已然是故乡》《街巷志:一朵云来》《掌上花园》等二十余部作品。
深圳石岩湖本是一大湖泊,周围森林环绕,密不透风。因其为水源地,游人无法实际接近。站在高处,远观如蓝色翡翠。风吹树摇,翡翠碎裂滚动,渐渐蔓延上岸,不汹涌,却扎实,越过植物,遇坑洼与沟壑,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迹。一个夜晚过后,各类痕迹被抹去,草仍绿,树亦高耸。大湖还是大湖,周围多了一个个小湖,阔者几百平方米,窄小不过其三分之一。
此为石岩湖湿地。
不似大湖包罗万象,小湖各有分寸,强调专业性。一湖中矗一小岛,岛上长满蒲棒,如超大绿签子上穿着超大烤肠,根根射向天空,观感结实。一湖中飘满睡莲,花未开,叶片拥挤叠加,无声胜有声。另一湖,略小,水面亦像睡莲,而叶片变小。它们好像精心计算过,多大的湖面配多大的叶片。造物非常神奇。一湖干净无物,倒影着周围的树木,湖心繁茂森然,以虚空至全有……
湖与湖间,由一条条长廊连接。廊木上绑着枝条,绿叶与各色花朵抖抖索索。人行其间,触手可及,更可凑近闻香。其中一条长廊,满是禾雀花,乃吾最爱之一。当时是初春,禾雀花尚未开放,眼中仍见一只只豆青色的鲜活小鸟排列其上。我见花,花总在。这些植物绝对没有建筑命长,一年一开,一季一谢。
大湖神秘、淡定,甚至显得遥远,非航拍不见全貌。小湖非单一拱卫者,在外围,为一巨大地盘,地盘上有小河,是一条还是几条,一直没搞清,彼此交叉,首尾相连,蛇头吞蛇尾。再远处便是铁硬的马路,滚滚都市在另一边昼夜运行,商业、生产、生活,完全是不同的世界。这地盘,陨石般砸在中间,隔开彼此。并非仅一过渡带,乃孑然独立,自成一派。而将陨石钉在大地上,全凭二十四桥。
小河宽不过三五米,不足以呈现时光,岸边一簇一簇的狼尾草和白头芦苇被阳光照耀着,为其抹上一点沧桑。水中偶现成片绿藻,风来,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并非坡度令其动起来,而是风。河水的内核是流动吗?不,是桥。偌大空间上,道路恣肆,在一片绿草地上闭着眼走,横七竖八,遇到了水,轻轻一跃,身后拉出小桥一个。路的任性,成就了一座座桥。
红色的木质桥,白色的小石桥,长则二三十米,短则几米。多数平铺,亦有拱桥。二十四座桥均有名:蓝楹桥、缨丹桥、金葵桥、荔香桥、凤凰桥、半莲桥、落杉桥、风铃桥、琴叶桥、石榕桥、压堤桥、锁澜桥、跨虹桥、映波桥、望山桥、掬溪桥、涵芳桥、蝉鸣桥、青螺桥、白鹭桥、百雀桥、彩蝶桥、梭鱼桥(汀步桥)、汇溢桥。
看对称度、组合度、排列式,这些名字一定是经过了仔细推敲。但放在更大的空间上,又定是随意的。为何称百雀不称千雀,叫跨虹不叫拭虹?弱水三千,只能取其一瓢,略去两千九百九十九瓢,不止。推敲仍是随机。而这随机的命名,对桥产生了影响。它会按照名字的指引,安排自己的生活。
白鹭桥旁,立着几棵落尽叶片的瘦树,枝条根根独立,一只白鹭站在分枝上。夕阳将沉,用手机逆光拍照,镜头中只有黑白二色,如同动画剪影。盯好久,白鹭也不飞走。偶尔在枝头展翅,河水便荡一荡。起名前,白鹭尚在远方;起名后,白鹭一个接一个到来。桥名与周边事物不一定实打实字字相扣。可以攻其一点,可以无限外延,可以取其意蕴,搭边儿即可。蓝楹桥边一定要种一棵蓝楹树吗?或许,一个叫蓝楹的女孩子在那里坐了一会儿,桥便有了名字。荔香桥无需穿越茂密的荔枝林,此前本地有过荔枝林,后来被砍掉,香味仍在。青螺桥下也不一定要摆几个螺壳,有人在这里吹过小螺,人走了,余音经年不散,便可。那么多的桥,最初的命名,皆非刻意。新兴城市如深圳,一切都在变化中,今是昨非,大拆大建。这些名字坚定地相信世界会更好,游人会给它们祝福,而它们,必将越来越与自己的名字吻合。
清晨的露水在草尖儿上犹豫不定时,有人走过来,踏上桥,露水掉落,仿佛发令枪,桥和桥就开始说话了,彼此传递看到的人和信息。
若干高出地面的小丘陵,分布于湿地桥间。中年男子带着一个孩子,站在顶端放风筝。挂在树枝上的一个碎裂了一半的风筝,与天空飘摇的风筝遥遥相望。小女孩儿在丘陵林中奔跑,小裙子一闪一闪,尖叫声不断。一些骑行者戴着统一的白帽子,飞快地在红色骑行道上掠过,别盯着车轮看,旋转得令人晕眩。老年人光着膀子迎面跑来,衣服搭在胳膊上,汗毛被树叶中间渗透下的晨光照得晶莹发亮。一个小男孩骑着自行车,另一个更小的男孩在后座上抱着他的腰。安在地面上的喷水枪不断转圈,不小心从下面经过,接了一身的水。喷水枪若无其事地转向另一面,这边的人一边整理湿淋淋的头发,一边互相看着对方哈哈笑。
一大一小两个人,坐在望山桥上,大人的腿搭在“山”和“桥”之间,仿佛一个标点符号。小孩儿对着大人不停地说话。那座桥驮着一个家庭,那个家庭给桥注入了血液,令其鲜活。每一个走来的人,每一个三三两两的人群,都会留下一个个身影。他们离开了,身影却永久地印在这里,一个一个叠加,就成了一个气场。
江南已有著名的二十四桥,深圳这二十四桥不怕人说是山寨的吗?愚见,今日之桥,皆非昨日之桥,不过敷衍杜牧一千多年前的诗句。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二十四”已成文化符号,界定了桥的数量,情节和情调都自觉不自觉被其牵着走。原创无标准,面世后被人接受即标准。接纳、借鉴、提升,本是文化的一体两面。
发布日期: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