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本版导读

瞄准新赛道“氟”摇直上
四川省自贡市沿滩区建设“中国绿色氟都”重要承载区
文章字数:1,607

  □本报记者 马工枚 文/图
  7月1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沿滩专场。
  自贡市沿滩区地处川南经济区腹地,属自贡四城区之一。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沿滩区以建设“中国绿色氟都”为牵引,深入推进“开放兴区、工业强区”战略,202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获评四川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绩突出区。沿滩区是如何做到的?沿滩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赵德本在会上作了详细介绍。
   川南新材料园跻身“中国氟硅化工产业园区十强”
  坚持用园区建设强产业。沿滩想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氟硅产业,离不开化工园区这个重要载体。2020年7月,沿滩对标国内一流标准,启动了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的规划建设,举全区之力,用不到1年时间完成了3平方公里的征地拆迁和平场,用不到2年时间完成了从申报到四川省首批认定,又用1年半时间完成了四川省首批扩区,建成了集安全监管、环保监测、应急指挥于一体的智慧管理中心,贯通了总长7公里的公共管廊,承载能力达8.87平方公里。
  沿滩区是如何找准“氟硅新材料”这条新赛道的?今年赛迪顾问公布了“中国氟硅化工产业园区十强”,自贡川南新材料化工园区位列第六,也是西南地区唯一入选的园区。
  一方面,沿滩研判到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氟硅新材料产业,在成渝地区还没有专门的化工园区来承接布局,加之国家五部委明确支持自贡打造国家级氟材料产业基地,让沿滩选择氟硅新材料产业有了政策支撑。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该产业已被四川省委、省政府明确为重点发展的“15+N”产业链之一。
  另一方面,沿滩在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中找结合。依托自贡深厚的盐化工、氟化工产业底子,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鸿鹤化工厂、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等一批内迁企业和科研院校相继落户扎根自贡,为沿滩发展氟硅新材料产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熟的技术和充足的人才。
  自贡全市范围已探明岩盐储量超过170亿吨,地下黄卤、黑卤总量达17.5亿立方米以上,周边还有丰富的萤石资源,让自贡利用盐卤资源,“以氯换氟”发展氟硅产业有了充足的底气。
   曾经的“内陆地区”正加速向“开放前沿”发展
  在抓园区建设的同时,沿滩围绕中国中化、江苏国泰等“链主企业”精准招商,引进企业38户,现已投产和试生产项目15个。目前沿滩正全力推进化工园区“三年满园”行动,计划1年半“招商满园”、2年“开工满园”、3年“投产满园”,今年还专门设立5亿元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氟硅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构建更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
  坚持用改革开放增动力。沿滩争取到知识产权强县工程、县域民营经济改革等国省试点20余项,并自主实施了一批“小切口”“个性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比如,探索实行“园局合一”,将区投促局、科经局等涉企部门整体搬入园区合署办公,并组建项目服务专员、环保管家、安全专家等多支助企队伍,推行“拿地即开工”“容缺受理”等举措,让项目落地平均周期缩短了30%。
  针对企业融资、供销等方面难题,开发惠企政策计算器平台,推出“央企带民企”、融资诚信贷等助企纾困措施,去年,协调企业融资3.6亿元,26户企业通过“央企带民企”链接供需2亿元以上。在以改革强内力的同时,坚持用开放借外力,构建起了“三纵四横”交通网,3条高速纵贯全境,2个高铁站上联成渝、下联云贵;与重庆长寿经开区联合创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曾经的“内陆地区”正加速向“开放前沿”发展。
  坚持用发展成果惠民生。这些年,沿滩始终把民生作为优先保障重点,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68%以上,解决了场镇堵、办证难、偏远地区高峰期用水用气难等一批困扰群众多年的“烦心事”,新建龙湖实验学校等3所中小学,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就医服务,建成老年助餐点15个。同时,注重用工业反哺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探索推出“园村共建”模式,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仅食品产业园区内31户企业就吸纳周边乡镇就业超1000人。2024年全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缩小至2.1。
发布日期: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