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本版导读

以交子为参照 看踽踽独行的蜀商背影
文章字数:2,303
  冯俊龙
  一直以来,书写蜀商都是一件比较棘手的事情。这不仅是因为蜀地地理位置特殊,还因为蜀地文明与中原文明存在差异,蜀人性格与外地人相比天然具有保守性。但是,2025年1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和成都时代出版社共同推出的《1024-2024,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诞生地成都,以及千年来的世界》三卷本〔以下简称:《千年交子》(三卷本)〕,作者章夫却用随笔的方式,既写历史,也写文化,但都以蜀商为中心,围绕货物交易的“信用凭证”展开叙述,比较全面地呈现蜀商的形象,不但概括叙述了蜀商的无数功绩,发掘出千年以来蜀商的各种秘史,而且将蜀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理、历史、金融、民俗等方面的演变、发展、转折、传承一一展示出来,很好地将蜀商推到了世人面前。
  《千年交子》(三卷本)的庞大体量,承载的是千年蜀史之中的蜀商密码,也是蜀商从“几无变化”到“不断演化”的源起过程,阅读该书,其实就是在检阅千年以来巴蜀的立体多维历史。从厚厚的书中,读者了解到宋朝蜀地与中央皇权之间的种种瓜葛,蜀地民众的求生智慧、物产民俗等特殊性质,促使蜀商必须挣脱朝廷指定货币的使用。包括章夫在内的很多描写“交子”的作家,都无一例外地提到,宋朝蜀地前期专用货币是铁钱。章夫系统而详细地阐释了赵匡胤灭蜀、朝廷搬空四川财富、指定蜀地为“铁钱专用区”的原因,详细解读了“钱荒”“飞钱”等名词的含义,引申出“信用”“交子”等诞生的故事,揭示蜀商“被逼出来的智慧”,延展蜀地对世界金融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千年交子》(三卷本)运用翔实的数据、展现浩瀚的历史、呈现多元的文化、剖析复杂的政治、描述起伏的经济。它呈现的就不只是蜀地一张由“遍地疯长的恶木构树”制造出来的纸币,而是中国封建王朝统治下多种社会生态的缩影。
  在中国历史上,徽商、晋商、浙商、闽商等著名商帮,几乎都有让人耳熟能详的故事,但“蜀商”却似乎没有存在过一样。《千年交子》(三卷本)从多方面论述了其中原因。而蜀商与其他地域的商人相比,影响力确实低很多。
  有宋以来,蜀地的特殊地理位置,引发了蜀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种变革,“交子”不是应运而生,而是被“逼”出来的。假如蜀地亦如其他地域一样,不被指定为“铁钱专用区”,“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不一定诞生在宋时蜀地。《千年交子》(三卷本)从“一张纸币”说起,把蜀地千年以来的种种变化囊括其中,再把蜀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都推向世界,站在全球视野回望成都,这无疑是借千年“交子”话蜀商、透过蜀商展现四川的绝好样本。
  “交子”诞生,是蜀人生存资本经过成百上千年累积的智慧结晶,是信用承载信任的桥梁。把一种本无价值的东西,转变成为有价值的凭证,蜀人是在有限地域建立无形信用网络。“交子”重在“交”,“交”即“交换”。用看得见的货币,交换看不见的信用,凭据是蜀地树皮制成的一张纸片,蜀人的“胆大”之中藏着“心细”。“《楮币谱》记载:‘表里印记,隐秘题号,朱墨间错,私自参验,书缗钱之数,以便贸易,谓之交子’”。这种取代“唐之飞钱”的楮币,在成为“币”前的种种设计,其实是对信用并不踏实的防范。诸如此类,《千年交子》(三卷本)都给予了详细描绘。
  交子革命的全球共振,证明蜀商早已置身于全球化浪潮的核心。章夫叙事线延伸至近代,川商的跨界转型,是“交子基因”的现代表达。地理封闭性非但没有限制蜀商的辐射力,反而通过逼迫蜀商突破物理边界,催生出更强大的制度创新能力。商业文明的伟大,不在于征服地理,而在于重构时空——蜀商用交子打破了铁钱的物理局限,用丝绸之路连接了东西方,用近代转型证明了商业文明的韧性。
  随笔的特点是“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章夫的历史随笔不但遵从“随手、随便、随心”的技巧,更是谨守“以文学笔触解读历史事件与人物,兼具学术性与艺术性”“通过个体视角重构历史记忆”。他的这部《千年交子》(三卷本),不是解读“世界第一张纸币”的专业书籍,也不是给蜀商立传的报告文学,更不是分析金融走势的经济类读物,而是以“交子”为由头,全面解读蜀商、蜀史、蜀地与世界的关系。它不仅对蜀商进行了新闻解读,而且挖掘出蜀地金融、文化等诸多历史,串联起成都乃至中国商业文明的千年演进史,成为一部城市文明史、经济全球化的微观叙事史,从而把成都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成都。
  创作这样一部内涵丰富、包罗万象的著作,如果不熟稔诸多内容,对蜀地历史没有面面俱到的了解,既不能打破线性叙事,进行天马行空的纵横捭阖,也不能紧紧围绕“交子”这个中心,对千年蜀地进行重构,更不可能完成对蜀商的立体塑造,最终弥补“蜀商无传”的尴尬。
  《千年交子》(三卷本)的作者章夫,同时兼具新闻写作、文学创作经验,他选择以历史随笔的方式发掘、描写交子,将历史知识、学术研究成果吸收之后,打破惯有叙事方式,再虚构“真实的细节”还原真实的历史,让缺失的史料在合理的想象中生发出来。这种植根历史真实的虚构,是历史随笔在表达历史时对人性的真实理解。
  当然,《千年交子》(三卷本)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史料收集方面可能受限于时代和研究条件,存在一些尚未涵盖的细节;在对某些复杂历史事件的解读上,也可能因观点差异存在一定争议,但这并不影响它作为一部研究蜀商和蜀地历史的重要著作的价值。
  我们相信,章夫的《千年交子》(三卷本)会成为解构、重组蜀商的路标。这正如章夫在《千年交子》(三卷本)中特别强调,交子不仅是中国的发明,更是世界经济史上的里程碑——“蜀道难于上青天”之时,蜀地发展都能毫不逊色,“天堑变通途”的今天,成都的底色不仅是“安逸”,更是“进取”;不仅是“休闲”,更善“商贸”。
  千年蜀史,难离商脉;千年交子,重铸蜀商;千年之后,《千年交子》依然发光。
发布日期: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