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书写“城才共生”时代故事
文章字数:1,419

□本报记者 吕婕 文/图
7月7日,绵阳科技城新区(以下简称:新区)“双万引才聚智行动——青年人才日”主题活动举行。据悉,此次活动是新区推进青年友好型园区建设,启动“双万引才聚智行动”三年计划的重要举措,旨在吸引更多海内外优秀青年才俊投身新区建设。
活动中,“青年人才日”专属IP形象正式揭幕,该IP形象是新区打造青年友好型园区的文化标识,也向天下英才发出了诚挚邀约。随后,“青年人才之星”颁奖仪式举行,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为获奖青年人才代表颁发奖牌,以表彰他们的贡献,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深化校地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是推动“双万引才聚智行动”的重要途径。活动现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四川九洲软件有限公司、重庆邮电大学、四川它人科技有限公司、西南科技大学、绵阳西咏科技有限公司、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碧朗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校企代表签署合作协议,见证了新区“校企合作”的丰硕成果。
此外,活动还推出“青年就业创业政策大礼包”,包含创业启动、就业保障、技能提升三个维度、九项硬核支持措施,以真金白银为青年逐梦“加油减负”。
创业方面,离校5年内高校毕业生首次在新区创业且正常运营18个月以上,最高可获1.5万元创业补贴,叠加个人最高5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如果创办了企业,最高还可以申请600万元的小微企业贷款,政府财政给予贷款实际利率50%的贴息,让青年的创业梦想照进现实。如果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业孵化载体,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免费场地,可给予最高30万元的经费支持,让正在创业的青年拥有办公室、实验室、工作室不再“压力山大”。毕业年度内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在新区从事个体经营,自办理个体工商户登记当月起3年内,每年直接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限额24000元,让青年抛开税费顾虑,拥抱创业机遇。
就业方面,困难高校毕业生在新区就业并参保可享2000元就业补贴等。在新区实现灵活就业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离校2年内高校毕业生,按照实际缴费的三分之二给予社保补贴。毕业学年积极求职创业的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和特困人员中的高校毕业生,残疾及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毕业生,可直接领取1500元的一次性求职补贴。简历打印、交通面试,也由科技城新区买单。技能方面,相关青年群体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考取证书,最高可领3800元补贴。
启动仪式结束后,“人才市集”活动欢乐开展,活动现场为青年人才提供了岗位对接、政策咨询和游戏互动等服务。此次“青年人才日”主题活动,展现了科技城新区对青年人才的重视与友好,通过一系列举措,助力更多青年才俊在新区扎根、圆梦,为新区发展注入新活力。
据悉,近年来,新区把青年作为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与“核心动力”,以“机遇沃土、诚意生态、人文温度、未来共创”为密码,编织出青年与城市的命运共同体。青年人才无论是步入企业,准备开启新一轮人生版图,还是放开手脚,打算书写激动人心的创业故事,“城才共生”的时代叙事,都已然开篇——在机遇中施展抱负、在诚意中安心奋斗、在人文中乐享生活、在共创中定义未来。
记者还从会上获悉,作为“机遇之城”,新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产业体系蓬勃生长,低空经济等新赛道蓄势待发;作为“诚意之城”,1亿元人才专项资金与“人才十条”政策体系彰显城市诚意;作为“人文之城”,名校商圈、生态公园与便捷交通编织宜居图景;作为“未来之城”,50余家领军企业与49 座国省创新平台汇聚全球智慧,为青年提供定义未来的无限可能。
发布日期: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