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本版导读

虎跳出阝河
文章字数:1,421
  尚红光(四川)
  跳波谁把迹空留,出阝水闲寻虎渡头。
  薄宦恰随吟兴远,因风直到暮烟秋。
  这首《虎跳出阝河》是清代中期大邑县令宋载所题。我空闲时慕名来到出阝河两岸,仔细地寻找神虎来去的遗迹,在秋风萧瑟中边走边构思,不知不觉中田野已弥漫着炊烟了。
  虎跳河为出阝江河中下游的一段,约七八里长。据《大邑水利志》载:出阝江河发源于西岭镇境内、西岭雪山白沙岗,合大飞水、小飞水、大河于两河口,向东蜿蜒百里,合于川西平原的邛崃南河。出阝江河之名,随着流经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出阝江、三坝境内河谷宽阔、地势平坦、水流缓慢,分别称出阝坝河、三坝河。三坝以下,河道蜿蜒曲折,穿流于峡谷间,两岸悬崖峭壁,陡坡激流,远望如山河画卷,尽显奇秀之美。虎跳河就是出阝江河的“山河画卷、奇秀之美”之处,“虎跳出阝河”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民间传说,唐宋时期的出阝江河流域森林密布、人迹罕至。连绵的群山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林区,山间河谷是日夜奔腾的河水,虎豹熊猴在林间出没,山鸡野禽在河边戏水。一日,一只老虎从森林里下山,涉水过河,大摇大摆地偷吃农家正在放牧的耕牛,主人发现,大声喊叫,众乡邻闻讯追赶围攻,吼声震天……那老虎见势不妙,丢牛逃窜,慌不择路,奔跑到河谷峡口处,无路可去,再回头见众人追至,情急之下,急匆匆后退三步,急跑腾空,飞越峡口,直达对岸,那4个碗口粗的脚掌印就深深地刻在岩石上……人人相传,前来猎奇、观赏之人众多,天长日久,便名声在外。
  “虎跳出阝河”景观深藏山谷间,路人不易发现。从川王宫处顺密林陡坡直达河谷,突然眼前一亮,不知不觉已置身于景观中。但见河谷幽深、阴气沉沉,两岸连山整体的红砂巨石,被千百年来的河水冲刷成一个仅丈余宽、两人高的河床水槽。人工开凿似的河槽里水流湍急,犹如拥挤着、嘶叫着的千军万马抢过独木桥一般,横冲直撞而来……约二三丈长的河床峡谷,与上、下两端形成天然的宝瓶口。上游谷坡陡峭、乱石林立,雪浪翻飞、漩涡漫卷,飞瀑轰鸣、雾气空蒙,构成世上罕见的山水奇观。与上游截然不同的下游,河床突然变得宽阔平坦,激情奔放的河水释放了能量后,开始温柔缓慢起来,轻波逐浪,欢快而去。
  河床峡谷的两岸是巨石平台,被树木竹林半幅掩隐。左岸绝壁下的平台,就是“虎跳出阝河”时留下的脚印,虽经风霜雪雨、洪水冲刷若干年,仍然依稀可见。如果要近观此景,则需小半天转山过河、绕路而去,常人只是隔河观景、望景兴叹。
  由虎跳河联想起金沙江上的虎跳峡,一个在西岭雪山下、一个在千里之外的玉龙雪山下,都与雪山、与虎有关。虎跳河虽然没有虎跳峡水流湍急、山轰谷鸣那种惊心动魄的壮美,却也是天府之国“虎跳峡谷天下奇”之景观。
  时光追溯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因虎跳河水电站的兴建,“虎跳出阝河”上游修筑起高高的拦河大坝,高峡出平湖与“虎跳出阝河”辉映成景。只不过,平日里不能见到峡谷河水湍急、惊涛拍岸的雄伟壮观,而要等待洪水季节或大坝放水之时,才能重现昔日风采。
  车在山中行、人在画中游。从新场古镇出发去西岭雪山、花水湾温泉旅游,沿出阝江河上行十余里便进入虎跳河景区。虎跳河两岸青山环抱,林木葱茏,修竹成林,满目翠绿;下游河水欢快流淌,曲曲弯弯,时有“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鹅和成群的鸭在这里戏水;上游树木葱郁、竹林掩映中的佛子岩、川王宫,犹如镶嵌在翠绿画屏上的两颗宝石;狭长的水库宁静如镜,蓝天白云倒映水中,山水相融;轻烟袅袅里,时而传来悠悠的古刹钟声,给人以仙山福地、人间仙境的感觉。
发布日期: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