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解码智慧农业 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文章字数:1,622

□王菲菲 朱映江 本报记者 魏彪 文/图
冬播“一粒子”,夏收“万斤油”。五月的田野,黄绿交织。在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卫子镇新荣村一望无际的油菜地,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场高效的机械化收割作业正如火如荼进行。
“40多亩的油菜,收割机仅用4个小时就收完了……”昭化区特优粮油首席专家陈定全说。
从引进智能播种机,到机械化采收;从配备土壤墒情监测仪,到植保无人机施肥……科技正重塑昭化区农业的发展基因。
扛牢“粮袋子”:
一次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的飞跃
5月13日一早,记者来到昭化区卫子镇新荣村育秧中心,只见秧苗盘随着滑轨上下移动,犹如坐上了“电梯”,喷淋系统精准调控水肥均匀洒落,每株嫩叶都缀满晶莹水珠,绿意盎然的秧苗正等待着被移栽……
目前,昭化区水稻栽种工作已经启动,当地通过使用自动化播种流水线及循环运动式育苗设备,将育秧工作从农田“搬到”工厂,机械化育秧为粮食生产打好了基础。
“这种秧苗在25天左右就可以进行移栽,比传统育秧节约了差不多半个月时间。”广元市强村富民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任国均说。
与传统育秧方式不同,育秧中心配套的设施设备可实现智能控光、控湿、控温,通过科技加持,育出的秧苗整齐均匀、根系发达、成活率高,受到当地种植户的青睐。
今年,该育秧中心累计育秧10000盘,可满足500余亩的水稻种植需求,当前移栽面积已达300亩。
据了解,后期田间管理阶段,当地将采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定期巡检,精准识别作物的生长状况、病虫害情况,农户还可借助手机终端实时掌控稻田信息。
2025年,昭化区计划种植水稻12.5万亩,预计6月上旬全面完成移栽。
端稳“果盘子”:
一场关于“园区+数字化”的双向奔赴
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猕猴桃果子长得好,夏季管护少不了。进入5月,昭化区“夏管”热潮奔涌在千里沃野。
走进昭化区双凤现代农业园区数据中心,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便映入眼帘。园区动态被实时监控,业主则根据该平台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水土、墒情、空气温度等直观数据对猕猴桃进行科学管护。
“园区搭建了物联网感知和数字农业智能平台,能够自动监测温湿度、光照、病虫害等情况,我们还积极与农业专家合作,攻坚高抗性品种研发。”昭化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猕猴桃标准化种植示范园高达80%以上,成功跻身全国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区和四川省红心猕猴桃产业重点县。
近几年,该区按照“园区带动、科技支撑、主体培育、品牌打造”思路,着力推进产业延链升级,建成万亩科技示范园2个、8000亩新技术推广示范园2个、100亩无病毒花粉园1个、以猕猴桃为主导产业的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5个。
拎好“肉篮子”:
一栋专门为肉鸡打造的“双层宿舍”
在夏日的清水镇龙凤村,目之所及,一栋栋“双层楼房”吸人眼球,原来,当地肉鸡住上了“专属宿舍”。
双层平养模式打破传统单层养殖局限,巧妙利用垂直空间,扩大养殖规模。
“过去1万只鸡的养殖空间现在能养2万只,在提升成活率的同时,还缩短了养殖周期。”昭化区盛发家庭养殖农场负责人赵东平一语道出双层养殖的优势。
借助禽智云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只需通过电脑或手机,就能实时、清晰地掌握鸡舍内各项环境参数。不仅如此,该系统还具备智能化调控功能,可依据预先设定的条件,自动对鸡舍环境进行精准调控,极大地提升了养殖管理的效率与精准度。
此外,禽智云管理系统还具备鸡群健康实时监测功能,通过鸡舍内的摄像头和传感器,可以分析鸡的采食、饮水及活动量等数据,有效降低养殖风险,保障鸡群健康生长。
截至目前,昭化区已建成清水、虎跳、青牛、元坝等5个双层鸡舍养殖基地,王家镇等4个基地、14栋圈舍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投产。届时,全区将出栏双层养殖肉鸡200万只,实现产值约1.2亿元。
不仅要让“天府粮仓”装满粮,还要装优质粮、放心粮。接下来,昭化区将持续抓好“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以规模种粮主体为依托,按照科技赋能提单产、全程服务降成本的思路,积极推动“品种换代”和“机器换人”,不断提能扩产,以农业新质生产力护航“天府粮仓”更丰盈。
发布日期:202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