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创新激活“休眠资产” 释放发展新动能
文章字数:667

□本报记者 李吉明 文/图
四川省遂宁市供销社通过构建“清查建档—分类施策—多元盘活”全链条工作机制,创新实施制度重塑、模式革新、业态升级三大举措,有效破解社有资产“休眠”难题,释放发展新动能。今年以来,全市供销社系统盘活低效闲置资产4处,实现资产增值率15%,撬动社会资本120万元,实现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与服务乡村振兴双赢。
建立“三查三定”制度 夯实资产管理基础
通过“产权核查、现状普查、效益调查”对全市供销社系统94处房屋固定资产全面清查建档,精准建立包含权属证明、现状照片、收益台账等要素的“数字资产库”。按照“宜租则租、宜改则改、宜售则售”原则,制定“一资一策”盘活方案,建立资产“云”监督机制,将全市系统社有资产“上云上链”,实时动态监测定责。
创新“双规并行”模式 激活资产增值潜能
采取“补缴出让金”方式,实现土地转性突破,成功将市本级1处608平方米划拨用地转为出让性质,同步办理不动产登记,该资产经改造后市场估值提升至400万元,较原值增长1倍。针对资产破旧的问题,采取“以修代租”模式,通过“承租人出资改造+租金优惠”方式,实现危旧资产再生,成功激活3处闲置5年以上的老旧资产。
实施“三维开发”路径 拓展资产运营空间
精准对接农户需求,促进闲置资产功能转型。射洪市供销社将2处乡镇闲置资产分别改造为农资销售配送点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站点。以开展“两新”行动为契机,蓬溪县供销社将1处1500平方米老旧仓库改建为再生资源回收中转站,促进再生资源内循环;为助力城市“弄巷经济”,盘活用好“小微空间”,蓬溪县供销社将1处约3平方米微型门面打造为特色油饼摊铺,年租金收益4000元。
发布日期: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