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本版导读

红心润乡土
垫江县周嘉镇“党建+嘉乡助理”书写乡村善治新篇章
文章字数:2,627
    “嘉乡助理”为村民作政策方面的宣传

    机动巡察森林防火

  在重庆市垫江县周嘉镇,一场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一老一小”为核心的“嘉乡助理”改革正悄然改变乡村治理的底色。
  从政策代宣到快递代取,从矛盾调解到生活代购,80余名嘉乡助理员穿梭于田间院落,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温情化解难题。
  这场改革不仅打通了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更激活了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成为乡村振兴中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破题:空心化乡村的治理之困
  清晨的周嘉镇雨山村,薄雾笼罩着村庄。
  72岁的空巢老人李发云坐在院坝里,望着远处蜿蜒的村道满心忧愁:“取养老金要跑镇里,我这腿脚……”
  李发云因肢体残疾,出行不便。他的叹息道出了周嘉镇16个村、社区的共同困境——随着青壮年大量外流,全镇1100余名空巢老人和386名留守儿童组成的“一老一小”群体,面临着办事难、购物难、情感缺位等诸多难题。
  周嘉镇党委在“走基层、访万家、办实事”活动中发现了这一民生痛点:留守老人和儿童占比超60%,金融反诈、政策宣讲、事务代办等需求如雪片般堆积。
  而镇村实际情况是:村干部仅64人,却要覆盖16个村(社区),服务2.3万人口,人才短缺、服务断层,是乡村治理的最大痛点。
  改革之笔从痛点落墨,破局之策应运而生。
  2024年初,周嘉镇以党建统领,整合网格员、乡贤、返乡青年等力量,遴选“热心人”,组建80余人的“嘉乡助理”服务队化身政策宣传员、业务代办员、矛盾调解员,推出政策代宣、业务代办、快递代取、费用代缴、生活代干等“五代服务”,将公共服务精准滴灌至田间地头。
  实践:“五代服务”里的民生温度
  “张婆婆,您的降压药和快递都到啦!”午后,雨山村妇联主席、“嘉乡助理”王晓萍骑着电动车驶入雨山村,车筐里装着代购的粮油、药品和代取的包裹。
  王晓萍的工作日志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她的付出与收获:“3月8日,代缴电费12户;3月9日,调解土地纠纷1起;3月10日,陪独居老人刘大爷过生日……”
  这样的日志,是每一位“嘉乡助理”的真实写照。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温情化解难题,打通了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激活了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
  走进“嘉乡助理”服务站,墙上的“三张清单”引人注目:服务对象清单细致标注每户孤寡老人的慢性病史等,细分到1100名老人、386名儿童;职责清单列明了9类事项、13个部门的协同流程;事项清单记录着已完成的500余件民生服务,从代缴电费到调解土地纠纷,事无巨细,形成闭环管理“发现—分流—解决—反馈”全链条。
  增效:数字赋能,提升服务质效
  除了线下服务,周嘉镇还落实“三项举措”推进数字服务。
  融入“141”基层治理智治体系,“嘉乡助理”加入“微网格”治理,充实“镇—村(社区)—网格—微网格”四级联动体系中的微网格力量,实现“微队伍”配置优化,工作人员每日通过“驾驶舱”与各“嘉乡助理”进行实时连线,了解当日走访巡查收集整理的矛盾纠纷、群众诉求等线索情况。
  周嘉镇还开发了数字化“嘉乡助理”小程序,为老年人开通热线服务电话,让村民通过手机就能便捷地办理各种事务。这种贴心的服务方式,大大减少了村民往返镇上的奔波之苦,也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依托“渝快办”拓展群众反映渠道,群众通过“渝快办”反映的问题及时推送到相应的“嘉乡助理”手中,实现问题的快速响应和处理;“嘉乡助理”收集到的群众诉求也可同步到“渝快办”,方便进行统一管理和跟踪反馈。通过对“渝快办”中群众反馈的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了解群众反映问题的热点、难点和趋势,为“嘉乡助理”制定政策、优化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增收:产业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在推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嘉乡助理”们不仅关注民生问题,更积极投身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村民们提供产业指导、技术培训等服务,帮助村民们增收致富。
  骑龙村“嘉乡助理”郑超国充分发挥自身在农机领域的专业特长,广泛展示推广先进的农机技艺,有效带动当地农耕机械化发展,为农户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在他的努力下,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老年群体的劳动负担极大减轻。
  除了农业领域外,“嘉乡助理”行动还在促进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组织各类电商培训活动、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等措施,“嘉乡助理”们不仅提升了村民们的电商意识和技能水平,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聚力:社会效益凸显,拉近干群关系
  在周嘉镇的田间地头、村头巷尾,总能看到“嘉乡助理”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不仅成为村民们的贴心人,更拉近了干部群众的距离。
  通过参与院坝会、村民议事会等活动,“嘉乡助理”们不仅及时了解了群众的诉求和意见,还积极引导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在处理土地流转、家庭矛盾等纠纷时,“嘉乡助理”们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通过实地测量、协调会等方式化解纠纷,有效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嘉乡助理”们不仅是学习的辅导者,更是心灵的守护者。他们利用业余时间,为孩子们开展各种兴趣班和辅导课程,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同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此外,“嘉乡助理”行动还注重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通过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开展道德评议会等方式,“嘉乡助理”们积极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推动形成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嘉乡助理”行动还建立了严格的考核评估机制。通过定期考核评估、村民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嘉乡助理”们的工作表现得到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对于表现优秀的“嘉乡助理”们还给予了表彰和奖励,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随着“嘉乡助理”行动的深入推进,周嘉镇的干群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融洽。干部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群众的需求和诉求,也更加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而村民们则更加信任和支持干部的工作,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启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答案
  从“民生之困”到“善治之变”,周嘉镇用一辆电动车、一份代办清单、一颗为民初心,书写了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生动答卷,探索出一条“党建+民生+治理”的乡村振兴之路。在这里,“嘉乡助理”的红马甲成为流动的党旗,“一老一小”的笑脸是最动人的风景,干群同心的力量是最坚实的基石。
  “我们将继续把服务民生放在首位。”周嘉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周嘉镇将继续以“嘉乡助理”为笔,书写更有温度、更具质感的乡村新篇章,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垫江样本”。
  特约记者 陈阳
发布日期: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