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本版导读

春天的“耍事”
文章字数:1,179
  赵瑜
  中心城区春天的第一道集结令,是由南山发出的。“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山城的地貌特征决定了春天的“传统”耍事——“看花”。
  南山野坡上的杜鹃花、农家小院的栀子花、民宿前的李花、涂山湖的桃花、邮电大学的樱花、植物园里几十个品种的郁金香全都屏住呼吸,等待抢跑。这是它们蓄势一年的亮相,务必要争夺南山的花冠。早有灵通的报信人,看到山上第一朵玉兰开放并让它在朋友圈招摇。三月后的每一周,全家大包小包踊跃出行,手机相机无人机,恨不能从早拍到晚,从玉兰开拍到樱花谢,仿佛没有看过南山的花,就失掉了这个春天。出游前,还担心春寒料峭,不肯脱去棉衣,回家时,就变成了轻巧的单衣单裤。老字号的豆花饭是一定要吃的,清冽的山泉水也是一定要喝的,再带两把折耳根,提一包老盐菜,悠悠地沿着黄葛古道,下山。
  山城多地的油菜花也开得汹涌壮观,蜜蜂开始嗡嗡唱,没头没脑地乱飞。大太阳天,小孩子奔跑的双脚,女士们飞扬的丝巾,花田金灿灿明晃晃,特别喜庆。这是巴渝最接地气、最有童年回忆的一场赏花。我们这代人看到油菜花,就会想起上世纪80年代的吃食,儿时的游戏,那金晃晃时光通道里春天的快乐。所以,每年到了三月,和友人们都有个不成文的约定,去看油菜花,仿佛没有去看,这个季节就不完整,有些失落。
  山水之城,美丽之地,长江也在发出春之邀约。逢上艳阳天的周末,主城几大滨江路热闹非凡,围炉煮茶的、遛狗的、谈恋爱的、运动的,处处扎堆。孩子们提着小桶,拿着小铲,赤着脚在江边玩沙子,小脸兴奋得比太阳还红;情侣们坐在石头上窃窃私语,尽情享受着江风和阳光;人们用鹅卵石打水漂,不时在水上划出一个个好看的弧线……春天的江风有水草味和鱼腥味,吸一口,百脉通畅。眼前整条长江仿佛静止,江中的鱼儿在春水中苏醒,快乐地奔涌、沸腾着。
  村庄的春天带着美食的诱惑。短短几十分钟车程,全家人从喧嚣的城市进入诗情画意的农村。水果熟了,草莓、樱桃、桑椹、李子、杏子、枇杷,清甜可口。土菜也等待着你,蒂蒂菜拿来包饺子有一种青草味,蒲公英炖肉汤可以去内热,清明菜粑粑金黄碧绿、香气扑鼻,嫩葫豆用来炒香椿是顶顶好的滋味,属于季节限定菜。去踏青吧,那些曾经种在自家后院的果树,现在成了农民的致富产业,城里人花上几十元,边吃边摘,尝了鲜还体验了农家野趣。把从小娇生惯养、五谷不分的孩子放在林中,让他采果子,捉蚱蜢,扑蝴蝶,那才真是欢天喜地。“鸟偷飞处衔将火,人争摘时踏破珠”。热闹的春天,让寂寞的山林田间也多了烟火气,枝条儿都笑得弯下腰来。
  春阳、春风、春雨,都是重庆春天的“耍事”,我打算一次又一次地体验家乡的美丽,我想再去爬黄葛古道,再去河滩抓小鱼,在山水间听着音乐,晒着太阳,将年少时的豪言壮语再说一次。这样美的春光,我们龙马精神,生龙活虎,我愿意变成一个浪漫的中年人,尽情享受着重庆最美季节里的最好馈赠。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岸区文联)
发布日期: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