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协作为媒 平昌—永康携手共绘发展蓝图
文章字数:2,115
浙江省永康市与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虽相隔千里,却因新一轮浙川东西部协作结下深厚情谊。2021 年以来,两地通过文旅融合、产业联动、教育共建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构建起多层次、宽领域的协作体系。截至目前,永康市已累计投入帮扶资金 2.49 亿元,实施协作项目55个,带动就业1.8万人次,为平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太香了,再给我拿两串。”4月6日,巴中市平昌县驷马镇双城村的星空草地上,游客张中诚手法娴熟地翻转着肉串,紧盯火候,不时地用刷子蘸上酱料,轻轻涂抹在肉串上,酱料滴落,瞬间在炭火中激起一阵小小的“烟火秀”。
“这两天比较凉爽,跟家人过来耍,环境很不错,喝点茶、烤点肉,很惬意。”张中诚坦言,清明假期带着孩子体验“乡村游”,在乡野中贴近自然、放松心情。不远处的亲子游乐区,孩子们在滑梯、蹦床、秋千、攀爬架上玩得不亦乐乎,刺激的尖叫声和银铃般的笑声响彻乡村。
难以想象,这个昔日破旧冷清的村子会焕发“新春”。“蝶变”缘于新一轮东西部协作,永康市结对帮扶平昌县,把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带到平昌,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样板。以独特的“父亲文化”为核心,对村落进行“无痕式”改造。保留原有川东北民居古朴风貌的同时,对内部进行现代化升级,打造出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舒适的特色民宿。新建的罗中立美术馆、农耕精神厅、乡愁艺宿等文旅设施,集艺术创作、民俗体验、乡村美食于一体,成功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感受乡村文化魅力。
据了解,自2022年9月开园迎客以来,双城村接待游客量就达9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8亿元,带动周边120余户农户增收,人均增收超1600元。
30公里外的金宝山茶园同样焕发新生。依托平昌优质茶叶种植基础,累计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2000万元,发展生态茶园一万余亩,建成“平昌茶树种质资源圃”。通过“茶叶种植及加工+文旅项目植入”模式,打造出集高端度假酒店、山地森林休闲、有机农场等于一体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园区内建起亲子游乐园,池塘变身水幕电影院,走上茶旅融合之路。以采茶体验、亲子游玩、星空露营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成为该地发展的新亮点。
产业协作激活发展新动能
产业发展是地区繁荣的根基。近日,走进平昌县南天门管委会红山村的雅拉德荣海福特核心育种场,只见宽敞整齐的标准化圈舍里,工人正忙着投喂饲草。
2022年,平昌县引进雅拉德荣公司,投资建设集“引—养—繁—研”于一体的智能核心育种场。运用先进的自动化饲喂、智能化育种、粪污固态化处理等技术,可年养殖优质海福特母牛5000头,选育优质种母牛4000头,出栏优质肉牛1000头。
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白衣镇大梁社区欣迈饲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械设备高速运转,机声轰鸣,一片繁忙的场景。工人师傅们正操作着制粒机、烘干机、包装机……加工生产颗粒饲料。
“我们接到了雅拉德荣、久云牧业、深山农业合作社等本地养牛企业及周边县区的订单,日生产量超30吨。”公司负责人张志萍说。
作为永康市古山镇与平昌县白衣镇“镇镇结对”示范项目,在东西部协作资金帮扶下顺利投产,填补了平昌县精细饲料市场空白,带动周边岳家镇、兰草镇等地发展牧草种植基地3000多亩,进一步延伸肉牛产业链,实现从养殖到饲料加工、屠宰、销售的全链条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化,提升产业竞争力。
同时,永康市还积极引导企业到平昌投资兴业。四川巴山方润农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围绕“山地、小型、特色”农机进行研发、生产与推广,致力于提升川东北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目前,该公司已投产,年可生产高端微耕机3万台,年产值超2000万元,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有效解决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效率低的难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教育协作托举山区孩子未来
“哼,哈!”4月6日,平昌县金宝小学的操场上一片欢腾,孩子们整齐列队,扎马步、踢腿、出拳……动作行云流水。这是该校将武术纳入体育课程,打造“健康+文化”双线并行的生动样板。
“每周都有特色武术课,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金宝小学教师周星鹤表示,通过武术锻炼,孩子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能为将来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创造机会。
这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得益于东西部协作投入的2600余万元帮扶资金,历经3年建设而成。学校配备了希沃一体机标准教室、AI磨课系统录播教室、计算机教室、科学实验室等各类现代化功能教室。开设武术、球类、书法、舞蹈等特色课程,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丰富资源。
除了硬件提升,永康还在师资培养上给予大力支持。2021年以来,永康市教育局先后选派6名优秀教师到平昌六小等学校援助教学,通过开展示范课、专题讲座、教学研讨等活动,将浙江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引入平昌。同时,两地教育部门积极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活动,组织平昌教师到永康跟岗学习,参与各类培训。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平昌教师18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平昌教师教学水平,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大巴山区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此外,永康与平昌在职业教育领域也开展深度合作。每年选派约50名平昌籍职校学生到永康职校学习。永康职校与平昌县职业技术学校结对联建,共建实训基地,共享“云上职校”课程资源,开展双师互动同步课堂,为平昌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
丁明海 张立详 张书浩
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太香了,再给我拿两串。”4月6日,巴中市平昌县驷马镇双城村的星空草地上,游客张中诚手法娴熟地翻转着肉串,紧盯火候,不时地用刷子蘸上酱料,轻轻涂抹在肉串上,酱料滴落,瞬间在炭火中激起一阵小小的“烟火秀”。
“这两天比较凉爽,跟家人过来耍,环境很不错,喝点茶、烤点肉,很惬意。”张中诚坦言,清明假期带着孩子体验“乡村游”,在乡野中贴近自然、放松心情。不远处的亲子游乐区,孩子们在滑梯、蹦床、秋千、攀爬架上玩得不亦乐乎,刺激的尖叫声和银铃般的笑声响彻乡村。
难以想象,这个昔日破旧冷清的村子会焕发“新春”。“蝶变”缘于新一轮东西部协作,永康市结对帮扶平昌县,把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带到平昌,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样板。以独特的“父亲文化”为核心,对村落进行“无痕式”改造。保留原有川东北民居古朴风貌的同时,对内部进行现代化升级,打造出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舒适的特色民宿。新建的罗中立美术馆、农耕精神厅、乡愁艺宿等文旅设施,集艺术创作、民俗体验、乡村美食于一体,成功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感受乡村文化魅力。
据了解,自2022年9月开园迎客以来,双城村接待游客量就达9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8亿元,带动周边120余户农户增收,人均增收超1600元。
30公里外的金宝山茶园同样焕发新生。依托平昌优质茶叶种植基础,累计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2000万元,发展生态茶园一万余亩,建成“平昌茶树种质资源圃”。通过“茶叶种植及加工+文旅项目植入”模式,打造出集高端度假酒店、山地森林休闲、有机农场等于一体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园区内建起亲子游乐园,池塘变身水幕电影院,走上茶旅融合之路。以采茶体验、亲子游玩、星空露营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成为该地发展的新亮点。
产业协作激活发展新动能
产业发展是地区繁荣的根基。近日,走进平昌县南天门管委会红山村的雅拉德荣海福特核心育种场,只见宽敞整齐的标准化圈舍里,工人正忙着投喂饲草。
2022年,平昌县引进雅拉德荣公司,投资建设集“引—养—繁—研”于一体的智能核心育种场。运用先进的自动化饲喂、智能化育种、粪污固态化处理等技术,可年养殖优质海福特母牛5000头,选育优质种母牛4000头,出栏优质肉牛1000头。
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白衣镇大梁社区欣迈饲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械设备高速运转,机声轰鸣,一片繁忙的场景。工人师傅们正操作着制粒机、烘干机、包装机……加工生产颗粒饲料。
“我们接到了雅拉德荣、久云牧业、深山农业合作社等本地养牛企业及周边县区的订单,日生产量超30吨。”公司负责人张志萍说。
作为永康市古山镇与平昌县白衣镇“镇镇结对”示范项目,在东西部协作资金帮扶下顺利投产,填补了平昌县精细饲料市场空白,带动周边岳家镇、兰草镇等地发展牧草种植基地3000多亩,进一步延伸肉牛产业链,实现从养殖到饲料加工、屠宰、销售的全链条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化,提升产业竞争力。
同时,永康市还积极引导企业到平昌投资兴业。四川巴山方润农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围绕“山地、小型、特色”农机进行研发、生产与推广,致力于提升川东北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目前,该公司已投产,年可生产高端微耕机3万台,年产值超2000万元,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有效解决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效率低的难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教育协作托举山区孩子未来
“哼,哈!”4月6日,平昌县金宝小学的操场上一片欢腾,孩子们整齐列队,扎马步、踢腿、出拳……动作行云流水。这是该校将武术纳入体育课程,打造“健康+文化”双线并行的生动样板。
“每周都有特色武术课,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金宝小学教师周星鹤表示,通过武术锻炼,孩子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能为将来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创造机会。
这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得益于东西部协作投入的2600余万元帮扶资金,历经3年建设而成。学校配备了希沃一体机标准教室、AI磨课系统录播教室、计算机教室、科学实验室等各类现代化功能教室。开设武术、球类、书法、舞蹈等特色课程,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丰富资源。
除了硬件提升,永康还在师资培养上给予大力支持。2021年以来,永康市教育局先后选派6名优秀教师到平昌六小等学校援助教学,通过开展示范课、专题讲座、教学研讨等活动,将浙江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引入平昌。同时,两地教育部门积极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活动,组织平昌教师到永康跟岗学习,参与各类培训。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平昌教师18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平昌教师教学水平,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大巴山区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此外,永康与平昌在职业教育领域也开展深度合作。每年选派约50名平昌籍职校学生到永康职校学习。永康职校与平昌县职业技术学校结对联建,共建实训基地,共享“云上职校”课程资源,开展双师互动同步课堂,为平昌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
丁明海 张立详 张书浩
发布日期: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