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科技赋能 “治”慧升级
文章字数:1,860

“以前,我们办事都是多头跑路,费时费力效果还不好,现在好了,我们在综治中心,一次性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近日,东乡街道育才社区的居民陈某对宣汉县综治中心“一站式”服务连连称赞。
近年来,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聚焦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坚持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以“实战实用实效”为导向,因地制宜规范化建设县乡综治中心,着力推动纠纷“一站式”化解、网格“零距离”服务、治安“智慧化”防控,成功绘就基层社会治理的崭新画卷。
资源集成“体系化” “一站式”调解促和谐
“调解员既讲法理又通人情,我们两家都心服口服!”在宣汉县综治中心调解室内,刚达成和解的居民张某紧握着调解员的手感慨道。当日,宣汉县专业调解员朱明前、李进华通过连续5小时的耐心疏导,成功化解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让双方带着笑容走出调解室。数据显示,该中心自2024年11月试运行以来,群众满意率持续保持在98.6%以上。在占地1500平方米的综治中心内,11个功能专区有序运转。法律咨询区工作人员正通过智能终端检索判例,速裁快审区法官现场制作司法确认书。“我们实行‘接诉即办’机制,简单纠纷3天办结,复杂案件不超过15个工作日。”正在值班的综治中心主任侯捷介绍。
近年来,宣汉县综治中心坚持“集约高效、协同联动”原则,统筹整合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群众接待中心等12个专业中心资源,科学划分群众接待、多元调解、速裁快审等11个功能专区,组建婚姻家庭、劳动争议、征地拆迁等12个复合型专业调解队伍,形成矛盾纠纷“受理—分流—调处—确认—回访”全周期服务,保障实现“只进一扇门、依法解纷争”。
宣汉县综治中心试运行以来,窗口接待群众1200余人次,转交及调处矛盾纠纷31件,提供法律援助158件,提供法律咨询317人次,接收反电诈核查 285 人次,群众满意率达98.6%。宣汉县同步推动37个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2024年累计化解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等矛盾10878件,属地纠纷化解率突破92%。
网格治理“精细化” “零距离”服务暖民心
“网格员同志,我91岁的老父亲走丢了!”2月20日下午4时,蒲江街道华融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传来焦急的求助声。居民陈先生颤抖着描述,患阿尔茨海默病的父亲清晨在九龙饭店大门口走失,家人已搜寻7小时未果。
蒲江街道华融社区的网格员了解情况后,立即编辑寻人启事信息转发至居民群、朋友圈,发动辖区居民朋友帮忙留意相关信息线索。随后,网格员又打印了多份纸质版寻人启事,张贴在辖区的各个街角路口,并组织人员开展“地毯式”寻找。经过网格员1个多小时的寻找,终于成功将老人找到。
这场高效救援的背后,是宣汉县科学划分的635个网格在发挥作用。“我们深化全科网格管理模式,每个网格配备‘服务团’,包含党员、民警、法律顾问等6类力量,确保突发事件30分钟响应。”宣汉县综治中心专职副主任裴义攀指着指挥大屏上的动态数据说。
2024年以来,宣汉县综治中心指导督促全县网格员共办理民生事项11.98万件,协助法院执行366件,排查消防隐患4.57万处,特殊人群走访率达100%。同时,宣汉县综治中心创新“网格+党建”“网格+警格”融合机制,组建“网格服务团”,开展“敲门行动”“平安夜巡”等活动800余次,真正实现服务触角延伸至“最后一米”。
科技赋能“智慧化” 全领域防控筑平安
大屏幕上,一名“重点监管对象”冲出家门的身影被智能探头瞬间锁定,30公里外的指挥中心同步弹出预警信息。近日,在宣汉县综治中心指挥大厅,一场融合5G、AR实景地图、AI视图分析的应急演练震撼上演,科技赋能的“城市安全大脑”显露锋芒。
这场“教科书级”处置的背后,是宣汉县综治中心强化科技支撑的成果。近年来,宣汉县政法委牵头采取“企业负责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县财政局、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通过公开招投标,分四批推进“雪亮工程”建设项目,实现了全县“雪亮工程”全覆盖。
同时,宣汉县主动将“雪亮工程”与公安“天网工程”联网共享、深度应用,真正实现了信息化条件下的“精准打击、精密防范”和“一点布控、全网响应”的实际效果,形成了立体化治安防控新格局。
截至目前,全县建成覆盖城乡的智能防控网络,集成“天网”“雪亮”等视频感知源6252路,搭建9个AR实景地图动态监测系统,实现重点区域智能巡检、风险隐患自动预警。实现全县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35.6%,其中街面两抢同比下降73.7%、盗窃同比下降13.2%。
“我们将持续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以资源整合强化治理效能,以网格优化夯实基层基础,以数字转型提升智治水平,全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宣汉样板,为平安宣汉建设注入强劲动能!”宣汉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丁小平说。
张平 孙伟 文/图
发布日期: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