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本版导读

眉山市丹棱县:
好风光在山水间 春日文旅“热力值”拉满
文章字数:1,270

  □程欢悦 本报记者 王金虎 文/图
  今年春天,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文旅热度一路飙升。从老峨山的徒步打卡到大雅堂博物馆的历史古韵,从顺龙乡幸福古村的浪漫芬芳到桔香稻田的“金色海洋”……丹棱县以丰富多元的文旅体验,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去年我们就来过,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还有很多研学项目,适合带孩子来踏青。”游客李银萍女士一家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驶入长秋山旅游公路,山间云雾缭绕,田埂上野花摇曳,漫山遍野的“金果果”散发着甜蜜的味道。幸福古村、万亩茶园、老峨山……合奏出一曲春之韵。
  “记得上次来丹棱,这条路还在改建,如今行驶在新路上,沿途美景如画,好不惬意。”李银萍感叹道。
  崭新的道路方便了游客,更方便了当地果农,李维俊便是其中一位。“正值丹棱晚熟柑橘不知火上市,游客越来越多,我家的果子也卖得越来越好。”
  载着满满一箱柑橘,李银萍一家来到了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幸福古村。一下车,李银萍的女儿便朝着“幸福客厅”跑去,那里有一座“青苔科普馆”等着她去探索。
  “‘青苔科普馆’是我们全新打造的亲子研学基地,馆内不仅保存着古村常见的数十种青苔,还有许多其他地区的品种。游客可以观察到青苔的培育、生长过程,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幸福古村运营负责人杨浏洋介绍道。
  看完青苔科普馆,穿过果林,拾级而上,到了“小院咖啡”馆。研磨、预热、注水、搅拌、过滤……咖啡师罗科婷正在操作间忙碌着。对于能在家门口做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罗科婷十分满意。“在古村喝杯咖啡,赏赏美景,十分惬意。”李银萍说。
  再往村里走,便是在古村原有的建筑基础上重新设计改造的“幸福书坊”。作为村里的一处复合型公共文化空间,这里不仅供游客阅读、品茗,还可举办艺术展览、文化沙龙、书法文创等系列活动。
  随着乡村全面振兴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这些“乡创客”带动周边业态不断延伸,也推动了丹棱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杨浏洋告诉记者,通过打造新的消费场景,吸引更多目光投向幸福古村,这为丹棱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开拓了新思路,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和发展空间。
  从幸福古村一路向西,张场镇的万亩茶园映入眼帘,漫山遍野的茶树已长满新芽。采茶人灵巧的双手在茶树间上下飞舞,一捏一提,将采摘下的鲜嫩茶芽放入竹篓。
  在茶农的带领下,游客走进茶园,换上装备,变身采茶人,体验春日采茶的快乐。“原来茶叶是这样摘下来的!”小朋友惊呼,周围响起阵阵欢笑声,摄影爱好者按下快门键,记录这充满田园诗意的美好时光。
  吃过午饭,李银萍一家来到“佛教入蜀第一山”丹棱老峨山。山道旁,千年古树舒展虬枝,舍身崖下云海翻涌,澄怀湖的碧波倒映着新绿的垂柳。
  走过高空玻璃桥,体验惊险刺激的丛林探险,一路行至老峨山山门,一座书院式酒店——老峨山居映入眼帘。走进酒店大堂,入目便是两个立柱书架,书架以“书山”为设计理念,将自然景观与书香气息融为一体。
  “酒店里的每一间房间都是观景平台。”老峨山居负责人冯国伟介绍,酒店地处灵山睡佛观景最佳区域,推窗见景,可观山间四季,顶楼有一座汤池,为游客洗去一身疲累。
  春日的丹棱,不仅有花海与绿意的视觉盛宴,更呈现着文化与产业的双向奔赴。
发布日期: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