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本版导读

山东省德州市供销社:
春耕向“新”提质 生产精准高效
文章字数:1,364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春季生产注入更多新动能。植保无人机、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在山东德州的田间地头,记者看到春耕号角与科技脉搏同频共振,奏响了“春耕科技乐章”。
  小麦三分种,七分管。当前正值小麦返青追肥的关键时期,在临邑县孟寺镇曲阳村的麦田里,一架架无人机正在开展除草作业。“装上农药后,在手机上输入地块信息、亩用药量,设置好作业轨迹,便可通过手机遥控无人机的飞防作业。”临邑县供销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机作业队工作人员朱洪玉介绍,“一架无人机一次飞行,便能完成30亩至50亩地的喷洒任务,一天能作业800亩左右,效果很好,效率很高。”
  像植保无人机作业一样,如今越来越多的新装备、新模式、新技术汇聚在德州的田间地头,供销合作社的农业生产服务引领当地农业从“会种地”逐渐向“慧种地”转变。临邑县德平为农服务中心利用“吨半粮”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通过5G+农业传感终端设备,实时收集气象、土壤、农作物生长情况及大田病虫害等农业生产数据,以“AI智能分析+预测学习”,建立智慧农业大数据体系,构建智能农机、农业专家、土地流转管理三大系统,科学调配人员、农机、土地,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
  智慧农业AI模型为农田开出有针对性的“处方”,让春耕春种由经验种田向标准化、数字化种田转变。武城县润丰供销农业服务公司运用卫星巡田技术,给农田安上“千里眼”,从高空俯瞰大地,获取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土壤墒情、病虫害情况等信息,结合“田间门诊”小程序,科学定制解决方案,为发育不良的小麦定制“营养餐”。
  临邑县孟寺镇王孝吴村种粮大户范中明说:“以前的种植模式是自己去地里观察土壤的墒情、植物的病虫草害。智慧平台对土地进行一系列的监管,对于种植户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
  良法良技、精准管护也跃动在田间中。在夏津县,只见一台台智能化农机轰鸣作响、穿梭忙碌,开沟、施肥、覆土等多道工序一气呵成。为提高打药精准性,鲁供夏瑞农业服务有限公司采用深施化肥机械,将化肥埋至土壤内,可提高化肥亩利用率30%以上。除草采用自走式打药机,药液雾滴大,受风力影响小,贴近小麦植株,精准性高。德州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工作,让新型农机设备在田间地头大展身手,为全年丰收开好头、起好步,提供装备支撑。
  临邑县供销合作社监事会副主任李睿介绍,为让春耕生产更便捷高效,临邑县供销合作社创新组建农机服务联盟,成立7支春季作业服务队,整合90余台高效植保机械,形成了全程机械化加综合服务新体系,亩均作业效率提升20%。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德州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充分发挥农资流通服务主渠道作用,截至目前,共组织储备供应各类化肥12.48万吨、农药2.89万吨、农膜79吨,确保春耕农资供应不脱销、不断档、不误农时;共开展配方施肥、统防统治130万余亩次。与此同时,依托科技力量,农民购买农资也更便捷。在武城县,供销合作社开发小程序“农资优选”平台,让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享受到优选优供,并“一站式”配送农资农技服务到田间地头。
  科技赋能春耕,田野拥抱智慧。德州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依托高科技手段,推动农业生产向智能化、精准化迈进,农业生产新模式正加快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春耕田间的“科技范儿”越来越足。春回日暖,丰收可期。 
  据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日期: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