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三个靠前”保障优先发展 筑牢教育高质量发展根基
文章字数:1,467
何岷锦 本报记者 魏彪
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秉持“受益于教育、反哺于教育”的深厚情怀,大力弘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靠前配置资源,靠前摆位谋划,靠前赋能培优,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靠前资源配置 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坚持加大投入,确保教育经费保障力度和水平只增不减,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从2017年的7.51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0.02亿元,年均增长5.1%,包括政府专项债在内的全口径教育投入从2017年的11.3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4.84亿元,连续8年实现“两个只增不减”。
用好上级资金“专项”投入。严格按照资金管理办法专款专用,用好每年到位上级转移支付、专项奖补等资金约2.5亿元,出台《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责任分工方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本级资金“统筹”投入。近四年,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计提土地出让收益共9265万元,全额用于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安排教育用地560余亩,保障学校建设所需。每年专项预算教育发展资金2000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每年预算资金近1000万元,对规模较小的学校按不低于30万元/年运转经费给予兜底保障。每年配套1300余万元,资助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争取债券资金4.06亿元,改善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办学条件。累计筹资近5亿元,保障教师目标绩效考核与公务员同酬。鼓励社会资金“爱心”投入。县属国有企业投入办学资金2.8亿元建成教育产业园区,成立苍溪县教育公益慈善基金会,举办“我为苍溪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活动,募集资金500余万元。实施广元市“爱·圆梦”、99公益教育扶贫日等资助项目,创设1000万元卢俊卿奖教基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县没有学生因贫失学辍学。
靠前摆位谋划 保障城乡一体发展
坚持统筹规划,聚焦县域人口变化趋势,开展“十四五”基础教育学校布局和建设规划中期调整,编制《县城区学校空间布局规划》,大力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调”布局。按照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中心镇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扩容县城学校、扩容中心镇学校的“三集中、两扩容”工作思路,调整村小教学点、小微学校及民办园126所,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县城“补”短板。筹集投入项目资金13.5亿元,实施新扩建学校重点项目12个,完成江南中学和三清小学新建、苍溪中学和苍溪职中扩建、思源实验学校和陵江小学改建项目,新增学位9800个,有效缓解县城学位紧张问题。数字“提”质效。近五年投入3000余万元,安装智能交换式一体机600个,建成高中学校选课走班系统,为9个学区各建多媒体教研活动中心1个,建好苍溪县腾讯智慧教育平台和互联网+集体备课平台,实现县域学校“三个课堂”全覆盖和优质资源常态应用。
靠前赋能培优 保障教师安居乐业
坚持引育并举,完善干部“选育管用”链条,积极开展教师提能,着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高薪“引”优。深化校地合作,每年补助300万元,建立“保底年薪30万+人才引进政策”的特优教师引进机制,与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引才活动,引进研究生30余名,回引苍溪籍县外优秀教师48名。支持“培”优。每年统筹县级资金200万元用于教师培训,实施“强基计划”“青蓝计划”,建成省级卓越校长工作室4个,省市县名师工作室和首席教师工作室36个。评选省特级教师、天府名师、省学术带头人、省学科教师领军人物8名。借力东西部协作和“互联网+集体备课”,开展订单式送培千余场次,培训万余人次。激励“奖”优。设立300万元名师、名校长专项基金,用于奖励名校长、首席教师,保障名校长、首席教师工作室工作经费。农村教师生活补助逐年提高。全县统筹副高指标50个,激励全县教师专心从教、潜心育人。
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秉持“受益于教育、反哺于教育”的深厚情怀,大力弘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靠前配置资源,靠前摆位谋划,靠前赋能培优,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靠前资源配置 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坚持加大投入,确保教育经费保障力度和水平只增不减,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从2017年的7.51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0.02亿元,年均增长5.1%,包括政府专项债在内的全口径教育投入从2017年的11.3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4.84亿元,连续8年实现“两个只增不减”。
用好上级资金“专项”投入。严格按照资金管理办法专款专用,用好每年到位上级转移支付、专项奖补等资金约2.5亿元,出台《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责任分工方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大本级资金“统筹”投入。近四年,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计提土地出让收益共9265万元,全额用于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安排教育用地560余亩,保障学校建设所需。每年专项预算教育发展资金2000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每年预算资金近1000万元,对规模较小的学校按不低于30万元/年运转经费给予兜底保障。每年配套1300余万元,资助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争取债券资金4.06亿元,改善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办学条件。累计筹资近5亿元,保障教师目标绩效考核与公务员同酬。鼓励社会资金“爱心”投入。县属国有企业投入办学资金2.8亿元建成教育产业园区,成立苍溪县教育公益慈善基金会,举办“我为苍溪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活动,募集资金500余万元。实施广元市“爱·圆梦”、99公益教育扶贫日等资助项目,创设1000万元卢俊卿奖教基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县没有学生因贫失学辍学。
靠前摆位谋划 保障城乡一体发展
坚持统筹规划,聚焦县域人口变化趋势,开展“十四五”基础教育学校布局和建设规划中期调整,编制《县城区学校空间布局规划》,大力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调”布局。按照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中心镇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扩容县城学校、扩容中心镇学校的“三集中、两扩容”工作思路,调整村小教学点、小微学校及民办园126所,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县城“补”短板。筹集投入项目资金13.5亿元,实施新扩建学校重点项目12个,完成江南中学和三清小学新建、苍溪中学和苍溪职中扩建、思源实验学校和陵江小学改建项目,新增学位9800个,有效缓解县城学位紧张问题。数字“提”质效。近五年投入3000余万元,安装智能交换式一体机600个,建成高中学校选课走班系统,为9个学区各建多媒体教研活动中心1个,建好苍溪县腾讯智慧教育平台和互联网+集体备课平台,实现县域学校“三个课堂”全覆盖和优质资源常态应用。
靠前赋能培优 保障教师安居乐业
坚持引育并举,完善干部“选育管用”链条,积极开展教师提能,着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高薪“引”优。深化校地合作,每年补助300万元,建立“保底年薪30万+人才引进政策”的特优教师引进机制,与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引才活动,引进研究生30余名,回引苍溪籍县外优秀教师48名。支持“培”优。每年统筹县级资金200万元用于教师培训,实施“强基计划”“青蓝计划”,建成省级卓越校长工作室4个,省市县名师工作室和首席教师工作室36个。评选省特级教师、天府名师、省学术带头人、省学科教师领军人物8名。借力东西部协作和“互联网+集体备课”,开展订单式送培千余场次,培训万余人次。激励“奖”优。设立300万元名师、名校长专项基金,用于奖励名校长、首席教师,保障名校长、首席教师工作室工作经费。农村教师生活补助逐年提高。全县统筹副高指标50个,激励全县教师专心从教、潜心育人。
发布日期: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