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本版导读

守护生命之源 共赴碧水之约
—— 成都市新都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文章字数:744
  □本报记者 康立维
  2024年,成都市新都生态环境局系统梳理各类水环境问题,找准症结,精准施策,合力攻坚,持续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4年1-12月,青白江三邑大桥国控断面和毗河拦河堰省控断面平均水质为Ⅱ类;长流河、九道堰、西江河等重点小流域考核断面水质达Ⅲ类及以上水质标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水质综合指数排名全市第4名,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
  针对水环境突出问题,新都区制定印发《2024年成都市新都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和《成都市新都区入河排污口整治销号方案》;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和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持续推进突出问题整改到位,巩固水质达标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新都区强化科技支撑,推动突出水环境问题整治。梳理形成《关于新都区水环境方面突出问题的报告》,汇总形成问题水体点位具体情况及监测结果汇总表、问题水体点位详细情况及现场照片清单、污水处理厂及农污站问题清单。实施挂图作战,按期销号。目前,新都区建成覆盖全流域“九横三纵”主要河流、重要断面、问题节点的38个水质在线监测站点,形成覆盖全流域的水质自动监测网络体系。搭建“水环境数据管理”“地表水在线监测”“采测全过程管理”“水环境资源可视化”四大功能板块,智慧赋能水环境管理,持续改善全区水环境质量,使人民群众受益于河湖水环境质量的改善,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新都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将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稳步提升全区水环境质量。一是全面开展涉水问题自查,全面系统梳理各类水环境问题。二是对排查出的各类水生态环境问题,切实加强问题整改。三是积极策划包装中央、省级生态环境治理资金项目和省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助推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发布日期: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