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本版导读

绵阳市梓潼县公安局:
景中有警“帐篷警务室”成油菜花海又一“花”
文章字数:1,026


  赵继坤 本报记者 吕婕 文/图
  近日,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玛瑙镇迎来油菜花海最佳观赏期,景区日均接待游客突破6000人次,旅游经济呈现火热态势。在这热闹景象背后,梓潼县公安局创新推出的“帐篷警务室2.0”模式,正以科技赋能警力,全力为游客打造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成为保障旅游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在距离潼江仅200米的景区入口,蓝白相间的帐篷警务室格外显眼。它不仅是矛盾纠纷调解的前沿阵地,更是景区全域安防体系的核心所在。执勤民警依托“定点值守+无人机巡航+移动接警”三维联动机制,借助搭载高清摄像头的警用无人机,对景区人流进行实时监测。无人机传回的热力图,为民警动态调整巡逻警力部署提供了关键依据,确保景区6个重点区域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安全管控。
  在景区3公里的主干道上,民警通过无人机搭载的定向扩音设备疏导交通。一句“前方50米有临时停车区,请继续前行”,有效提升了景区车辆通行效率。无人机在保障游客人身安全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近日,无人机巡航时发现多名游客在湿滑河岸石滩追逐,存在极大安全隐患,民警立即通过机载扩音器远程劝导,地面巡逻组迅速赶到现场化解危险。当天,值班所长通过无人机监测到2号区域亲水栈道人员聚集,立即下达指令,3支机动小组沿着电子围栏标注的最优路径迅速赶到现场,“帐篷指挥部+空中巡查网”的联动体系,使涉水区域警情响应速度缩短至3分钟内。
  帐篷警务室也是服务游客的温馨窗口。室外的“平安讲堂”每日定时开课,民警利用游客休憩时间,通过实物展板、情景模拟等方式开展反诈宣传。针对景区道路特点,执勤民警每日开展3场“流动安全课”,在主要路口通过无人机喊话,提醒游客注意交通安全。油菜花节期间,民警累计纠正轻微交通违法136起,发放定制版安全挪车卡2000张,实现景区道路交通事故零发生。
  此外,帐篷警务室运用科技赋能后的“三调工作法” —— 无人机取证回放、移动警务终端查询、现场咖啡调解,高效化解游客纠纷。近日,两位游客因小事发生纠纷,民警仅用15分钟便成功调解,98%的涉旅纠纷得以当场化解。梓潼县公安局积极构建“科技支撑 + 群防群治”融合体系,搭建“警企数据共享平台”,为43家民宿、农家乐提供治安防控指导,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89个食品摊位实施“智慧溯源”管理。同时,发动43名民宿、农家乐业主、摄影爱好者组成“花田义警”配合民警开展流动服务。
  梓潼县公安局用科技赋能警力,以实际行动践行“游梓潼、警相随”的服务理念,让游客在欣赏金色花海美景的同时,尽享“景中有警”的安心与“科技随行”的贴心。
发布日期:202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