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产业“赋能” 绘好振兴“蓝图”
文章字数:682
□石昌兰 本报记者 王建武
贵州省黎平县孟彦镇坚持把发展项目产业作为富民强镇重要举措,聚焦支柱产业创新提质,突出产业奖补激励提升“生产链”,扬优势强产业、补短板惠民生,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千方百计破难题、开好局。
决策精心部署
以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第一要务,严格落实省州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决策部署,着力在产业规划上谋思路、下功夫。镇村领导干部、驻村工作队等通过走访入户、鼓楼会、座谈会等方式向群众宣传联农带农产业政策,倾听农户诉求,收集群众意见,现场答疑解惑,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突出宣传动员,提早谋划,结合村情实际建立项目库,切实探索发展新路子,扩宽增收门道。
项目重点倾斜
按照“以养定种、种养平衡”原则,统筹涉农资金,优化粮饲结构,推进粮草兼顾、农牧结合和循环发展。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方式,结合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2025年度农业主导品种及主推技术名册,重点关注猪牛羊种引入、优质牧草培育、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环节建设。
当前,已申请2025年第一批衔接资金121万元,用于种植茯苓1万袋、养殖牛162头、养殖猪200头、养殖羊100只。项目实施将有效盘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门前”就业。
力量重点提升
充实基层农技队伍力量,强化村级乡贤人才建设。依托农产品产业技术要领,挖掘地方“土专家”、技术能手,采取“手把手”传带方式,以中央衔接资金技能培训项目为契机,强化农村实用人才和种植养殖大户培训,提升基层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同时,加强产业引种监管,镇农技人员严格执行畜禽引种审批制度,强化畜禽防疫执法力量,加强牛羊防疫行政执法。
目前,全镇有种植养殖大户44户,种植养殖能手192人,畜牧技能人员12人。
贵州省黎平县孟彦镇坚持把发展项目产业作为富民强镇重要举措,聚焦支柱产业创新提质,突出产业奖补激励提升“生产链”,扬优势强产业、补短板惠民生,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千方百计破难题、开好局。
决策精心部署
以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第一要务,严格落实省州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决策部署,着力在产业规划上谋思路、下功夫。镇村领导干部、驻村工作队等通过走访入户、鼓楼会、座谈会等方式向群众宣传联农带农产业政策,倾听农户诉求,收集群众意见,现场答疑解惑,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突出宣传动员,提早谋划,结合村情实际建立项目库,切实探索发展新路子,扩宽增收门道。
项目重点倾斜
按照“以养定种、种养平衡”原则,统筹涉农资金,优化粮饲结构,推进粮草兼顾、农牧结合和循环发展。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方式,结合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2025年度农业主导品种及主推技术名册,重点关注猪牛羊种引入、优质牧草培育、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环节建设。
当前,已申请2025年第一批衔接资金121万元,用于种植茯苓1万袋、养殖牛162头、养殖猪200头、养殖羊100只。项目实施将有效盘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门前”就业。
力量重点提升
充实基层农技队伍力量,强化村级乡贤人才建设。依托农产品产业技术要领,挖掘地方“土专家”、技术能手,采取“手把手”传带方式,以中央衔接资金技能培训项目为契机,强化农村实用人才和种植养殖大户培训,提升基层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同时,加强产业引种监管,镇农技人员严格执行畜禽引种审批制度,强化畜禽防疫执法力量,加强牛羊防疫行政执法。
目前,全镇有种植养殖大户44户,种植养殖能手192人,畜牧技能人员12人。
发布日期:202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