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本版导读

抓改革优服务 内生动力加速释放
文章字数:1,413
  □王菲菲 本报记者 魏彪
  办成四川省首例“百姓购房一件事”,天府通办昭化应用数量120个,位列全市第一;
  区属国有企业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68亿元,同比增长8%;
  探索推广村集体经济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经验入选全省典型案例……
  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聚焦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这一目标,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服务,不断激发和释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以服务“硬”措施 提升发展环境“软”实力
  “待办证条件具备后,委托人可直接前往大厅申请办理,避免权利人来回奔波。”今年春节,针对常年在外、难以返乡的群众,昭化区不动产登记中心特设“现场委托专窗”,为暂不具备办证条件的群众集中办理现场委托业务。
  过去一年,昭化区扎实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向基层延伸,完成5194个事项认领、发布,实现100%网上可查可办,438项事项实现“跨区通办”。
  “园区办”“交房即交证”“交地即交证”“全域通办”“跨区通办”……一组组关键字词,解锁一项项创新工作。
  该区全面推行“五制”审批模式,建成家居产业园区企业服务中心“一站式综合窗口”;严格执行助企纾困“一揽子”政策,落实减税降费5324万元。
  高效运营“四位一体”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受理平台,“五大环节”22类事项实现全覆盖办理……惠企政策条条有落实、企业诉求事事有回音,优“环境”强“高地”,让企业在昭化放心投资、安心创业、舒心发展。
  向“新”而行 科技赋能改革“焕新”升级
  “当地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有哪些?”“各类政策的前置条件、适用企业群体和申报相关注意事项是什么?”……日前,在昭化区“创新科技科普政策进园区”宣讲会上,一系列科技优惠政策激发了家居产业园区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为了融入新的发展格局,昭化区立足区情实际,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该区通过出台《昭化区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增加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资金供给等举措,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其实早在两年前,昭化就印发了《科技创新惠企政策100问》,并邀请‘科技服务先锋队’专家对科技政策、业务进行深入解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意识。”昭化区相关领导介绍道。
  向“新”而行,带来的发展实效也在逐步凸显。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主城区停车实现产业化、市场化、智能化,昭化肉牛羊科技小院、茯苓科技小院获评国家级科技小院……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昭化“创新活区”建设跑出“加速度”。
  共诵山海诗歌 协作东西华章
  “试用期多久,包吃住吗?”不久前,昭化区2025年春风行动暨“拱墅·昭化”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在元坝镇弘和广场举行,进一步拓宽了就业“薪”路,深化了东西部劳务协作。
  又一载风雨同舟,一年来,拱昭两地持续深化东西部交流协作,投资4400万元,高质量完成东西部协作项目12个,带动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产业共兴、文化共融。
  2024年,成功举办2024年“昭化造”农特产品杭州市拱墅区专场展销暨“广供杭州”推介会,两地经济交流更加密切、合作更加深入,“昭化造”农特产品东部市场销售额突破1亿元。
  与此同时,昭化区稳步推进医联体建设,共建医联体1个、专科联盟6个。加强校地合作,与四川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签订合作协议,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142人。
  一项项协作工作开花结果:创新“飞地园区”劳务协作模式,东西部劳务协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归雁工程来料加工车间”成功入选四川省“十大巾帼增收好项目”……
发布日期:202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