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时间的筋骨(组诗)
文章字数:724
黄世海(四川)
鱼凫村的陶片
陶片在泥土中翻身
鱼纹游离过四千年的门槛
江安河的水,冲散了曾经的鱼凫
最后的叹息
考古人手中的刷子,轻轻扫过
陶罐的纹
鱼凫村的先民在碎片上
还原,如生
我站在博物馆的玻璃柜前
与古老的渔猎者对视
他们的网早已腐烂。而我的鱼竿
抛出去后,就没有收回来
而今,江安河、金马河
还有杨柳河的水,依然流淌
将古蜀鱼凫捕鱼的传说
汇入岷江,溅起永不生锈的浪花
陈家桅杆
双斗桅杆刺破云层,像两把生锈的钥匙
拧开百年前的风
石马仙人托梦的黄金,砌成一座
深深的庭院,雕花窗棂
漏下翰林诵读的忠孝,与武举人
未褪的汗渍
廊柱的裂缝里,被改了朝向
—— 坐西向东
还是对璧山一滴倒悬的泪?
石阶上,残阳杂糅半截影子
剖开“似城非郭”的尊严
露出十厘米深的根基,托举起
岁月的筋骨
翠柏山房题壁的诗,在风雨中哑声
秋蝉与黄叶在回廊里交换谶语
而修复后的桅杆,撑起水泥填补的沧桑
像一封寄给未来的信
邮戳是——
“2013年,第七批国保”
此刻,我快步走过水榭亭台
脚步声惊飞了《红楼梦》剧组储存的台词
他们说,看,这古旧的壳,多像琥珀
封存了铁匠锻打成都的炉火
唯有月光,仍从昔日的瓦当上滴落
将我的脚印,腌成一则待解的谜
江安河的水
江安河的水是绿色的
像一块流动的翡翠
阳光下我细数着它的浪花
那些浪花里藏着我的过往
与一只断线的风筝
风筝落在对岸的芦苇丛中
再也没有回来
我站在岸边
等待一尾鱼衔来
三十多年前遗落的月亮
文庙的黄昏
青砖在暮色中褪去棱角
石阶上,苔藓缓缓生长
像古老的智慧,在时间里
静静沉淀
飞檐割裂了天空,碎成
无数个黄昏。我站在门口
一半在历史里
一半在风中
银杏叶飘落,每一片
都是未完成的诗
树影婆娑,在斑驳的墙上
写下永恒
我触摸石碑,冰凉的温度
渗入掌心。那些消逝的
正在归来,以另一种方式
月光爬上檐角,照亮了
那些未说出的真理
在寂静中等待我们重新聆听
鱼凫村的陶片
陶片在泥土中翻身
鱼纹游离过四千年的门槛
江安河的水,冲散了曾经的鱼凫
最后的叹息
考古人手中的刷子,轻轻扫过
陶罐的纹
鱼凫村的先民在碎片上
还原,如生
我站在博物馆的玻璃柜前
与古老的渔猎者对视
他们的网早已腐烂。而我的鱼竿
抛出去后,就没有收回来
而今,江安河、金马河
还有杨柳河的水,依然流淌
将古蜀鱼凫捕鱼的传说
汇入岷江,溅起永不生锈的浪花
陈家桅杆
双斗桅杆刺破云层,像两把生锈的钥匙
拧开百年前的风
石马仙人托梦的黄金,砌成一座
深深的庭院,雕花窗棂
漏下翰林诵读的忠孝,与武举人
未褪的汗渍
廊柱的裂缝里,被改了朝向
—— 坐西向东
还是对璧山一滴倒悬的泪?
石阶上,残阳杂糅半截影子
剖开“似城非郭”的尊严
露出十厘米深的根基,托举起
岁月的筋骨
翠柏山房题壁的诗,在风雨中哑声
秋蝉与黄叶在回廊里交换谶语
而修复后的桅杆,撑起水泥填补的沧桑
像一封寄给未来的信
邮戳是——
“2013年,第七批国保”
此刻,我快步走过水榭亭台
脚步声惊飞了《红楼梦》剧组储存的台词
他们说,看,这古旧的壳,多像琥珀
封存了铁匠锻打成都的炉火
唯有月光,仍从昔日的瓦当上滴落
将我的脚印,腌成一则待解的谜
江安河的水
江安河的水是绿色的
像一块流动的翡翠
阳光下我细数着它的浪花
那些浪花里藏着我的过往
与一只断线的风筝
风筝落在对岸的芦苇丛中
再也没有回来
我站在岸边
等待一尾鱼衔来
三十多年前遗落的月亮
文庙的黄昏
青砖在暮色中褪去棱角
石阶上,苔藓缓缓生长
像古老的智慧,在时间里
静静沉淀
飞檐割裂了天空,碎成
无数个黄昏。我站在门口
一半在历史里
一半在风中
银杏叶飘落,每一片
都是未完成的诗
树影婆娑,在斑驳的墙上
写下永恒
我触摸石碑,冰凉的温度
渗入掌心。那些消逝的
正在归来,以另一种方式
月光爬上檐角,照亮了
那些未说出的真理
在寂静中等待我们重新聆听
发布日期: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