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本版导读

春柳三叠
文章字数:842
  杨琴悦(陕西)
  一叠新绿初绽时,柳丝最是动人。
  立春过后的第一场雨,总是裹挟着某种秘而不宣的温柔。岸边老柳的枯枝上,忽地冒出些茸茸的绿雾,像是谁将翡翠碾成粉末,随风撒在嶙峋的枝桠间。这绿是透明的,薄如蝉翼,晨光里能看见水珠在嫩芽尖上摇摇晃晃,折射出细碎的虹彩。
  古运河的晨雾未散,船娘摇橹的欸乃声里,半醒的柳条已开始舒展腰肢。它们垂向水面的姿态总让我想起敦煌壁画里的飞天,飘带逶迤,似要触及春水的刹那又轻盈弹起。贺知章说“万条垂下绿丝绦”,可那分明是千万支饱蘸淡彩的羊毫,正在天地间书写流动的狂草。
  二叠烟雨呢喃处,柳色渐入佳境。
  惊蛰雷动后的江南,细雨总下得缠绵。此时的柳叶已褪去怯生生的鹅黄,转为青玉般的翠色。雨珠顺着叶脉滑落,在青石板上敲出细密的鼓点。白居易“嫩于金色软于丝”的比喻固然精妙,却不及亲眼看见雨帘中的柳枝如何将水汽纺成烟纱——整株树都成了浸在墨砚里的笔锋,晕染出深浅不一的绿意。
  古渡口的垂柳最解离愁。柳叶与雨丝交织成帘,模糊了送行人的泪眼。李商隐“含烟惹雾每依依”的柳,原是长亭外年年返青的信物。枝条拂过石栏时,总沾着些送别的絮语,待春风再起,便化作漫天飞雪,落在今人的肩头。
  三叠碧玉成荫日,柳韵愈显从容。
  清明前后的柳荫,已然浓得能滴出水来。细叶在风中翻涌,仿佛十万片翡翠相互叩击,奏出沙沙的绿浪声。此时最宜在柳下置一竹榻,看阳光穿过叶隙,在地上织出流动的光斑。欧阳修笔下“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的景象,原是天地布置的天然水墨。
  老茶客总说柳荫里藏着时间的褶皱。虬曲的树干上,旧年的蝉蜕与新发的青苔共生,树瘤如同凝固的岁月,记录着十二轮月圆月缺。柳条拂过水面时,波纹里荡漾着杜牧的“楚腰纤细掌中轻”,也倒映着张岱笔下西湖的柳浪闻莺。千年古柳的根系里,或许还缠绕着王维折下的那截柳枝。
  暮春将尽时,柳絮开始作雪飞。这轻软的别语落在瓦檐上、船篷间,竟比盛放时更惹人怜惜。原来春柳的美,不仅在初萌的惊喜、盛放的绚烂,更在繁华将尽时,仍能以温柔的姿态与春天作别,把万千情思都付与来年的春风。
发布日期: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