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共话“归雁经济” 赋能乡村振兴
文章字数:508
□任艺菲 本报记者 魏彪
为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近日,四川大学商学院调研团队在苍溪县组织召开“返乡青年人才交流会”。
本次活动以“凝聚青年力量·共建梨乡新篇”为主题,吸引了苍溪县返乡创业青年代表、本土企业家、政府部门负责人及四川大学师生代表等100余人参与,共同探讨人才返乡创业的机遇与路径,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走出去”到“带回来”,会上,多名返乡青年代表分享了创业经验。四季园家庭农场负责人侯泽德讲述了自己2010年返乡种植爱媛果冻橙的经历,通过科学管理和规模化经营,农场年产值达30万元,并带动2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还有返乡创业者介绍了生态养殖项目,通过数字化系统和种养循环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四川大学商学院调研团队结合前期走访成果,发布《苍溪县返乡创业典型案例研究报告》,分析政策支持、产业融合、品牌打造等关键成功因素,为创业者提供参考。
此次交流会既是校地合作的深化实践,也是苍溪县“归雁兴业”工程的延续。通过政策引导、经验共享与资源对接,返乡青年与高校智库形成合力,为苍溪县农业升级、产业振兴开辟了新路径。
“家乡的沃土,正成为创业的热土。青年的梦想,终将点亮乡村的未来。”参会者纷纷表示。
为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近日,四川大学商学院调研团队在苍溪县组织召开“返乡青年人才交流会”。
本次活动以“凝聚青年力量·共建梨乡新篇”为主题,吸引了苍溪县返乡创业青年代表、本土企业家、政府部门负责人及四川大学师生代表等100余人参与,共同探讨人才返乡创业的机遇与路径,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走出去”到“带回来”,会上,多名返乡青年代表分享了创业经验。四季园家庭农场负责人侯泽德讲述了自己2010年返乡种植爱媛果冻橙的经历,通过科学管理和规模化经营,农场年产值达30万元,并带动2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还有返乡创业者介绍了生态养殖项目,通过数字化系统和种养循环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四川大学商学院调研团队结合前期走访成果,发布《苍溪县返乡创业典型案例研究报告》,分析政策支持、产业融合、品牌打造等关键成功因素,为创业者提供参考。
此次交流会既是校地合作的深化实践,也是苍溪县“归雁兴业”工程的延续。通过政策引导、经验共享与资源对接,返乡青年与高校智库形成合力,为苍溪县农业升级、产业振兴开辟了新路径。
“家乡的沃土,正成为创业的热土。青年的梦想,终将点亮乡村的未来。”参会者纷纷表示。
发布日期: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