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从“破空”到领航 成都崇州何以成为西部航空产业关键拼图?
文章字数:2,705

□本报记者 李祥 文/图
近日,四川省2025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在崇州圆满举行,崇州在家门口立下一季度目标:推动开工项目53个,总投资130.6亿元。
崇州被选为省级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主会场有何深意?其如何实现向航空赛道跨越式转型?
崇州地处成都“半小时经济圈”,深度融入国家航空强国战略,以电子信息、低空经济、航空制造为突破口,几年间构建起涵盖精密制造、新材料、智能装备的完整产业链,快速成长为西部航空产业的“关键拼图”。
“破空”起航 西部航空产业新引擎轰鸣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次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增长引擎。低空经济进入发展快车道,为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全景图添上重要一笔。
成渝双圈“一轴两翼”战略背景下,成都向西加码:西翼崇州,航空智造。《成都市航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构建“一核、一极、多点”总体布局,航空产业实力雄厚的青羊区被定位为“总部经济区”,距离青羊区仅20分钟车程的崇州则剑指“航空智造核心”。
一场产业攻坚战立体展开。“川协1号空域”开放以来,崇州120米以下试飞面积达716.2平方公里,年均可飞行300天,成为成都低空飞行面积最广、条件最好的区域;2024年12月,崇州举办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崇州豪芸机场至乐山机场、青城山机场、洛带机场、金堂淮州机场、自贡机场5条低空线路集中开放启航;会上,《崇州市低空经济产业机会清单》发布,并聘用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陈昌志教授等5位专家组成(低空)首席顾问团队。一套政策、路径、人才组合拳,展示出崇州的“破空”决心。
坚定的决心来源于从单点突破到全链崛起的势头。青羊区与崇州“结对联动”,探索“研发+生产”“总部+基地”的协同模式。成飞、商飞等链主企业的配套需求直接转化为崇州航空产业园的招商引力。中发天信、鸿源航空等企业落地,填补了航空发动机、无人机整机等制造空白;电子科大、西南交大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则让“低空+AI”“低空+新材料”等创新场景加速孵化,无人机医疗送检、文旅观光等30个示范场景从图纸跃入现实。
另一方面,天空与地面的双重网格成型,青崇航空产业发展通道更加通畅。成都已建成5个通用机场和52个起降设施,培育低空应用场景14个,开通航线71条。在崇州,总投资4亿元的花果山通航机场即将动工,与豪芸机场共同构成“测试试飞+研发”双核;黑石河低空公园、羊马湿地示范区则瞄准无人机试飞与主题体验,打造“一园七区”的立体生态。这些基建项目不仅为产业提供硬件支撑,更通过“空联网”实现与眉山、自贡等城市的航线联通,交织覆盖川南川北的低空经济网。
势已成,风向定。四川省高度重视,崇州快速起航:目标到2027年低空经济发展水平迈进全国第一方阵,加速建设应用场景丰富、制造体系完备、服务机制健全、产业生态完善的“天空之城”。
锚定“天空之城” 崇州加速生态筑底
从载体规划到“产业社区”,一砖一瓦细筑“天空之城”。
青崇航空科技产业园承载着远大目标:2029年,园区航空航天产业营收突破100亿元,航空装备、材料、无人机整机等细分领域全面开花。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正在上演。崇州正全力推进青崇航空科技产业园产业化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共服务项目同步建设,打造特色立园、企业满园的航空专业化产业园区。
当前,在航空发动机、无人机、陶瓷基复合材料等重点赛道,园区已形成“研发-制造-测试-维保”全链布局:中发天信的高空试验台;丰修科技搭建九省无人机维保网络;成维精密、集萃华科等共建航空复合材料加工和中试平台……链主企业大动作是实打实的需求,清晰透视出产业链补强环节,让崇州有针对性引入配套企业入驻。
而更具长远意义的,不只是产业带动的经济效益,还有军民融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表示:“当前我国正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就是最重要的一项,航空产业在崇州落地见效,对四川、成都及崇州意义重大。”
以中发天信的航空发动机高空试验台为例,其为国内首个民营市场化运营的航空动力测试平台,直面“卡脖子”难题。为此,中发天信组建了刘大响院士在内的顶级专家团队,针对设备设计、制造、测量、控制的高要求提供指导。
以点看面,青崇航空科技产业园的“双面”效应既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极,更是国家战略的强力支点,两者结合,即为崇州航空产业生态的底层基础;而园区发展蓝图清晰,力度与效率并重,投射出崇州市的魄力和思路,为产业发展再添一层扎实基础。再看众多业界顶流和行业未来之星齐聚崇州的现象,顺理成章。
国产化全链驱动 链主企业与区域共进
100%国产的成果背后,是“园丁”与“花朵”的紧密协作。
建设国内首个实现全流程产业链供应链100%国产化的航空发动机模拟试验台,中发天信代表着国内相关领域的前沿水平,也引领着民营企业的价值取向与攻坚方向。
这一成果无疑是崇州航空产业从“破空”到“领航”的坚实一步。对崇州市和青崇航空科技产业园而言,培育和引入的“鲜花”顺利“开花结果”,是对其“园丁”工作的最佳肯定。
2023年,中发天信面临着“制造”到“智造”转型挑战,急需建设“更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满足企业战略发展要求。”团队走遍全国各地,最终选定成都市青羊区和崇州市,直指五大要素。
青羊区为航空总部经济区,仅20分钟车程的崇州市具备强大的产业承载能力,换言之,总部、厂房、交通三要素齐聚。加上优质的营商环境、强大的产业配套两大要素,最终打动了中发天信。“地缘相近、产业互通、优势互补的青羊区和崇州市携手合作,加速了我们的落地。”中发天信(四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臣表示。
无独有偶。“在青崇航空科技产业园落地,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这里区位优势明显,有着丰富的产业配套基础,政府和各个部门也给我们提供了优质的服务。”成都鸿源航空动力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妮娜表示。
可见,“天空之城”的建设细化至一砖一瓦,青崇航空科技产业园今日崛起之势离不开往日之功。
从聚焦“企业全周期”,“一对一”“专班化”对接重点项目,到立园满园的高效与前瞻,崇州近年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不仅得益于成都区域均衡思路,更在于自身“向新”破局。
如同青崇航空科技产业园提供的“园丁”范本,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制造、新型储能等高新产业近年陆续进驻崇州,也离不开崇州的营商环境、区位、产业链、交通等多重优势。
今年崇州谋划实施重大项目达256个,总投资786.87亿元。其中,航天航空等重大产业化项目93个,总投资321.33亿元;“强功能、补短板”,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108个,总投资301亿元。从政策开放、细致执行、发挥自身优势的企业招引之路,到建圈强链、立园满园、以优促优的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再到反哺城市基础设施升级的民生幸福之路,崇州的高质量发展引人瞩目。
发布日期: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