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服务“三农”求实效 不误农时不负春
文章字数:4,413

近年来,四川省供销社系统在农资供应、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建立了完善的农资储备和配送体系。今年,四川省供销社系统更是提前谋划,调运农资、化肥,充分满足当前农业生产所需,并通过优化服务、加强质量监管、开展农技培训等多种方式,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在春耕的关键时期,四川省供销社系统正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供销力量。
资阳市供销社
为确保春耕备耕不误农时,资阳市供销社系统积极行动,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农资供应,目前全市农资供应市场稳定,春耕生产总体进展顺利。安岳县供销社在去冬今春积极作为,指导下属企业农资公司、助民公司深入分析市场需求,在冬季就淡储了各类复合肥、钾肥、尿素等3000余吨,并在去年12月底向158家农资连锁店配送1000余吨,保障各连锁门店平均备货6~8吨,切实满足了农户春耕用肥需求。为稳定农资价格,在10个中心镇组建了农资市场巡查小组,对158家农资连锁店开展定期巡查,密切关注农资消费动态和价格波动情况,通过严格的市场监管,目前农资价格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有效减轻了农民的生产成本负担。为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注册自有农资品牌商标“复活美”,打造安岳供销专供品牌,从源头上把控农资质量,并配合相关部门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环境。此外,依托338个行政村农资配送点,实现电话订购、线上下单、送货上门的一体化服务,确保农资配送渠道畅通无阻。
雁江区供销社结合往年农资用量和市场需求变化,提前布局,加大农资储备力度,目前已为春耕生产储备各种化肥300吨。为优化农资供应服务体系,该社构建了“县、乡、村”三级联动体系,实现快速调拨响应,并发挥基层网点优势,推出电话预约、送货下乡、延长营业时间等贴心服务,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的农资服务体验。着力强化对农资经营企业、网点的全方位监督管理。实行统一购进、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统一服务的“四统一”模式,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农资进入市场,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乐至县供销社早在春节前就组织召开了全系统春耕生产保供动员会,对春耕备耕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2月10日,为保障春耕备耕工作扎实推进,工作组深入4个基层社、9个农资经营网点,实地督查走访备耕工作落实情况。督查结果显示,该县供销社系统43个网点库存肥料达2600余吨,同比库存增加20%,各类化肥品种齐全、库存充足,价格同比下降5%~10%。对督查中发现的1家经营网点未标注种子价格的问题,立即现场督促整改并在全县通报,并持续开展督导检查,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肥”。乐至县供销社工作组督查走访农资经营网点备耕工作落实情况现场,资阳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密切监测各区县农资供应市场动态,及时调运补充个别短缺农资,确保春耕备耕工作有序推进,以实际行动为全市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贡献供销力量。
内江市供销社
2025年,内江市供销社系统抢抓春耕关键节点,切实做好春耕农资稳价保供工作,开展多类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全力以赴抓实打好“春耕备战”。
打好春耕“主动仗”。全市供销社系统高度重视春耕备耕工作,市、县级供销社分别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科(股)室负责人和农资企业为组员的农资应急保供专班,全力做好全市系统农资储备工作,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农资质量检查行动,确保农资商品品质优良。组织召开春耕备耕工作推进会议,安排部署农资保供稳价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优选4家农资企业作为全市农资重点保供企业,实现农资货源及早调运、及早到位。
健全农资“供应网”。全市供销社系统搭建以农资龙头企业为支撑、县城为枢纽、乡镇为重点、村级为终端的县域农资流通服务网络,构建起县有农资经营企业、镇有农资配送服务中心、村有农资便民店的三级农资流通服务网络体系,确保农资质量。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有农资企业10家,从事农资销售基层社58个,农资经营服务网点724个,经营服务网络覆盖全市70%的乡镇;今年1月,销售复合肥、尿素、碳铵等化肥1.27万吨,水稻、玉米等种子作物16吨。
严防农资“价格战”。通过开展政策性化肥商业储备带动社会储蓄,目前多家农资企业联合储备化肥1.17万吨,可随时调运备货,为经营网点提供质量稳定、品种丰富的农资,全力保障春耕用肥需求。为避免农户受到农资“价格战”影响,市社实行农资“半月监测”制度,定期监测各农资网点尿素、碳铵、复合肥和磷肥等主要化肥批发和零售价格,实时跟踪全市区域化肥价格涨跌。目前,四种主要化肥批发和零售均价为:尿素批发价2100元/吨,零售价2300元/吨;碳铵批发价780元/吨,零售价880元/吨;钾肥批发价3600元/吨,零售价4000元/吨;复合肥批发价2200元/吨,零售价2600元/吨。
当好农业“服务员”。组织成立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专班,以聚焦薄弱环节和服务普通农户为重点,大力发展全过程农业社会化服务,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从事“耕、种、管、防、收、储、烘、销”全链条社会化服务团队2个,服务面积9000亩次。充分发挥全市供销社系统组织和队伍优势,因地、因时制宜,建设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23个,开展以土地托管为重点的耕、种、防、收等综合性服务,2024年实现土地流转6.75万亩,土地托管12.7万亩,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61.14万亩次。
成都市青白江区供销社
精准市场监测保春耕市场平稳。建立春耕信息报送制度,选定农资价格监测点,安排专人定期对系统农资供应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分析研判农资市场走向、提前预测农资需求。目前,已在全区设立3个农资经营门店为价格监测点,收集农资供应信息40余条,科学研判市场波动,确保农资价格平稳。
做实农资储备保春耕生产需求。指导社有企业采用“动态储备”模式,根据春耕实时需求,灵活调整储备品类和数量,确保农资供应不断档。并积极与各大农资供应商沟通协调,提前组织调运储备各类农资。目前,全系统已储备各类优质化肥1200余吨、绿色高效农药36吨、优质高产种子8吨,保障春耕生产需要。
严抓农资质量保春耕农资供应。对系统内农资网点开展专项检查,指导其规范农资购销流程及台账管理,对检查中发现的购销台账登记不规范等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引导各网点规范经营。目前,已对全区37个农村综合服务社、7个镇供销社、8个村供销社进行农资安全检查,确保春耕农资质量安全。
强化技术指导保春耕有序开展。组织业务骨干、技术人员深入逍遥坪村、五泉社区、壁峰社区等生产一线,引导农民科学规范种植,做好春耕期间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作物管理。今年以来,已开展蔬菜、果树等生产技术指导3次,果园病虫害治理4次,保障春耕生产4300余亩。
成都市新津区供销社
成都市新津区供销社全力做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确保农资供应数量充足、品类齐全、价格稳定、服务到位,全力保障春耕备耕,确保全区农业生产需求。
截至目前,供销社系统储备化肥1780吨(其中尿素800吨、复合肥600吨、过磷30吨、碳铵150吨、有机肥200吨),农药12吨,农膜20吨,农机具2000台,种子1.5吨,确保品种齐全,满足供应,不误农时。
全区70家农资店在农资商品采购中做到“三证”(生产登记证、生产许可证、质量合格证)齐全,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进入供销社销售渠道,确保农资商品质量。设置农资举报投诉电话,加强对农资放心店的监督,积极配合机关职能部门,把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尿素、碳铵、复合肥、农药、农膜)作为专项整治工作重点,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对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宣传服务,及时向农户发送春耕备耕、病虫害防治情报和市场信息,科学指导农民合理发展现代农业。
崇州市供销社
农资供应保障。崇州市供销社富民农资配送中心、崇州市元通供销合作社、崇州市供销合作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等基层社、社有企业扎实开展春耕物资供应、农资储备等工作,在全市农资放心店、村级综合服务社等各类经营网点开展农产品投入品安全质量检查,全力保障春耕农资市场供应,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共储备各类农资1366.1吨,其中化肥1350吨、农药14吨、种子2.1吨,春耕期间将为全市3.8万亩粮食生产提供农业社会化各环节服务。
水稻育插秧准备。千功村供销社、安阜社区供销社等基层供销社积极做好设备检修、秧土配置等前期准备,下一步将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育秧田块旋耕、平田、开沟等作业服务,春耕期间将在全市范围内提供4万-5万亩的育秧服务。
春季小麦植保服务。安阜社区供销社、崇州市秋林农机合作社等基层供销社提前结束春节假期,组织飞防队员12人、投入植保无人机20余台,开展精准、高效、环保的小麦统防统治,目前已完成小麦飞防植保服务2.6万亩次,春耕期间将为全市11万亩次小麦提供植保服务。
开展农技下乡。崇州市元通供销社春耕期间,除开展日常农资供应外,还开展了农技科普推广宣传活动和农技上门指导服务。指导农户科学施肥、打药,为当地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自贡市自流井区供销社
自贡市自流井区基层供销社作为农资供应的主渠道,已经全面进入春耕备耕的“战时”状态。抢抓农时、靠前服务,以“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的“三早”工作法,为2025年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提前谋划 精准储备农资
自流井区供销社深入调研,与区内各农资经营网点、种植大户等密切沟通,全面掌握今年春耕农资需求情况。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历年农资销售数据,科学制定农资储备计划,组织调运各类优质农资。针对春耕生产需求,自流井区基层供销社积极组织农资经营企业提早做好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调剂、调运和储备工作。通过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民需求,优化货源结构,千方百计满足农民春耕物资的需求。截至目前,已储备种子数量1吨、肥料100余吨、可覆盖1000余亩地的农药等农资物品,基本满足全区春耕生产需求。
优化服务 助力农民春耕
为提升农资供应效率,自流井区基层供销社充分发挥农资“便民店”以及社区服务社的作用,推出一系列便农服务。如开通电话预约、微信预订等现代化服务手段,实行送农资上门、送技术到田间地头等贴心服务。通过举办农业技术讲座、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向农民传授科学施肥、合理用药、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帮助农民解决春耕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今年以来,已累计举办农业技术培训2场,培训农民3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余份。
严格把关 确保农资质量
质量是农资的生命线。在春耕备耕期间,自流井区基层供销社积极履行监管职责,强化对农资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通过深入各农资销售网点一线进行实地考察,严密监控农资市场的动态。在采购环节,优先选择信誉良好、产品质量可靠的大型农资生产企业合作,严格审核供应商资质和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同时,加强对入库农资的抽检力度,定期对库存农资进行质量检查,确保销售的每一批农资都符合国家标准。积极配合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农资打假和专项检查,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商品流入市场,确保农民用上质量放心、价格合理的农资产品。今年以来,共开展农资质量抽检3次,合格率达到97%以上,切实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利益。
本报记者 胡斌综合
发布日期: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