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数智社区”打造民生“幸福圈”
文章字数:862
本报讯(高明山 范佩雯 记者 李鹏飞)2月11日,记者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获悉,近年来,罗江区景乐社区将数字治理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采用“数字+自治”“数字+服务”“数字+整合”模式,实现社区治理效能与居民生活质量双提升。
“数字+自治”提升参与积极性
充分利用议事广场、活动室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借助“好德行”、微信群等渠道搭建居民互动交流网络,强化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坚持党员先锋引领,以党总支为核心,形成支部引领、党员担当、群众参与的治理思路,党员干部带头学习推广“好德行”等数字工具的使用,目前已有400余名居民入驻平台;运用“好德行”“德政通”“网格e通”等数字工具,优化工作流程,及时发现、快速上报、精准处理社区问题200余个,利用网格高效执行,网格员已逐步成为社区与居民间的“前沿哨兵”与“民意桥梁”。
“数字+服务”提升社区凝聚力
发挥社区主体作用,借助“好德行”居民说事板块,常态化收集辖区不同群体需求,丰富社区服务供给;组织持证社工通过走访调研深入了解社区现状,梳理社区问题及资源清单,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截至目前,共培养持证社工6名,其中中级社工师2名。利用线上“好德行”+线下公示栏,明确资金用途,强化财务监督管理,对社区所有财务信息进行每季度公开,营造风清气正的清廉氛围。
“数字+整合”激活社区活力
主动联系辖区36家行政单位、20余家商户,建立常态联动关系,采用项目共推、活动共建、服务共享等方式,为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发挥社区邻里乡亲互助会主体作用,架起困难家庭和爱心邻里间的爱心输送通道,累计接受捐赠32417元,精准帮扶居民15人,成立的22支邻里互助队,为孤寡老人、困难群众提供劳动支持和精神慰藉服务超2000余次。结合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22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资源,开展多样化志愿服务活动。据了解,目前景乐社区现有注册志愿者1150人,服务超5000人次,累计积分3.4万分。
据了解,2024年,罗江区景乐社区获得四川省农业农村厅颁发的“川善治”千村激励计划“一呼百应奖”、德阳市数字治理先进社区等多项殊荣。
“数字+自治”提升参与积极性
充分利用议事广场、活动室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借助“好德行”、微信群等渠道搭建居民互动交流网络,强化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坚持党员先锋引领,以党总支为核心,形成支部引领、党员担当、群众参与的治理思路,党员干部带头学习推广“好德行”等数字工具的使用,目前已有400余名居民入驻平台;运用“好德行”“德政通”“网格e通”等数字工具,优化工作流程,及时发现、快速上报、精准处理社区问题200余个,利用网格高效执行,网格员已逐步成为社区与居民间的“前沿哨兵”与“民意桥梁”。
“数字+服务”提升社区凝聚力
发挥社区主体作用,借助“好德行”居民说事板块,常态化收集辖区不同群体需求,丰富社区服务供给;组织持证社工通过走访调研深入了解社区现状,梳理社区问题及资源清单,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截至目前,共培养持证社工6名,其中中级社工师2名。利用线上“好德行”+线下公示栏,明确资金用途,强化财务监督管理,对社区所有财务信息进行每季度公开,营造风清气正的清廉氛围。
“数字+整合”激活社区活力
主动联系辖区36家行政单位、20余家商户,建立常态联动关系,采用项目共推、活动共建、服务共享等方式,为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发挥社区邻里乡亲互助会主体作用,架起困难家庭和爱心邻里间的爱心输送通道,累计接受捐赠32417元,精准帮扶居民15人,成立的22支邻里互助队,为孤寡老人、困难群众提供劳动支持和精神慰藉服务超2000余次。结合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22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资源,开展多样化志愿服务活动。据了解,目前景乐社区现有注册志愿者1150人,服务超5000人次,累计积分3.4万分。
据了解,2024年,罗江区景乐社区获得四川省农业农村厅颁发的“川善治”千村激励计划“一呼百应奖”、德阳市数字治理先进社区等多项殊荣。
发布日期: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