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四川新春开门红:各地奋进谱写新篇章
文章字数:3,568

广元市青川县:
□鄢怀林 本报记者 魏彪 文/图
春节假期刚刚落幕,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经济开发区内已是一片生机勃勃、繁忙有序的景象。各企业纷纷按下复工复产的“加速键”,全力以赴抓生产、赶订单,以“开局即冲刺、起步即决战”的昂扬姿态,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的宏伟目标。
步入四川虹禾晶科技有限公司的玻璃制品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正聚精会神地为西凤酒业、宋河粮液等知名酒企赶制订单。在繁忙的流水线上,炽热的玻璃液经过高温熔炼、精细成型、冷却固化等一系列工序后,再由人工进行细致检测、精美贴花,最终打包成箱,准备发往全国各地,满足市场需求。
据悉,虹禾晶作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其年产能高达1.8万吨玻璃制品,在2024年产值已突破1亿元大关,目前该公司接收到的订单量可观,预计2025年该公司的产值将翻倍。为了赶制订单,春节期间,该公司的玻璃生产线更是24小时不间断运转。
“春节期间,我们的玻璃生产线并未停工,一直在持续生产。后加工部门在短暂休假后,也于初六迅速恢复了正常生产。目前,公司170余名员工已全部到岗,生产也已全面恢复到年前水平。”四川虹禾晶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乔怡国介绍道。
同样,在广元欣诚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也是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机器轰鸣,火花四溅,白班工人正熟练操作设备,对夜班生产的铸件进行精细打磨和严格检测。一旁整齐堆放的皮带轮、轴承座等订单产品,即将发往德阳天和、成都嘉陵华西等下游企业,助力其生产发展。广元欣诚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孟兴都满怀信心地说:“今年正月初六,我们就已经复工复产了。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订单情况更加乐观,人员复岗情况也十分良好。我们希望能够在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因此今年我们要加倍努力,再创佳绩。”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假期结束后,四川青川经开区迅速行动,以“开局即冲刺,起步即决战”的坚定决心,全力推进辖区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从虹禾晶科技的酒瓶生产线到欣诚精密铸造的精密套件设备车间,处处都洋溢着奋进的气息和蓬勃的生机。
“当前,辖区企业正以开局即冲刺、起步即决战的姿态,加紧投入到生产活动之中,全力确保一季度实现‘开门红’的宏伟目标。”四川青川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治刚介绍,春节后,为确保辖区企业在元宵节前全面复工复产,四川青川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依托行业协会、商会、链主企业等渠道,实现生产经营信息的共享与交流;落实一对一帮扶机制,协调相关单位确保水、电、气、运输、通信等生产要素的稳定供应,同时统筹企业用工需求,协调就业部门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布用工信息,促进人员招聘与就业;强化协调服务,指导企业提前做好复工复产前的安全、环保、设备检修等各项准备工作。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7日,青川经济开发区8个在建项目已全部复工,复工率高达100%;全县57家规模以上企业复产率也已达到80.7%以上。各企业正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积极投入到新一年的生产工作之中。

绵阳市游仙区:
□李洋 叶南君 本报记者 吕婕 文/图
蛇年春节喜庆的气氛还未消散,绵阳游仙各大粮油企业纷纷吹响复工复产“集结号”,进入紧张而忙碌的生产模式,大家开足马力赶订单,共同奏响新春的奋斗交响曲。
在绵阳仙特米业有限公司的各大产品生产车间里,机械轰鸣,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操作机器忙生产,包装好的大米、面粉、面条、油等产品在传送带、运输车、机械臂等器械的运送下整齐入库,再搬运上车,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一大早,绵阳仙特米业有限公司面粉车间主任左思贵就来到生产车间,检查生产线上36台磨粉机的运转情况和当日生产的面粉质量。“我主要负责面粉的加工生产工作,开年后生产订单量大,这也说明大家很喜欢我们的产品,我们工作起来都很有干劲,想尽早保质保量完成订单,准时交付!”左思贵说。
作为一家集稻谷、小麦的研发、种植、加工、销售、物流贸易于一体的专业化粮食加工企业,绵阳仙特米业有限公司也是新桥镇健康食品加工产业联盟的成员之一,拥有涉及米、面、油等多种产品的7条专业生产线,可日产面粉300吨、面条40吨、大米50吨、油脂10吨,年加工粮食能力达60万吨。
“自正月初六复工复产以来,我们已经接到了800吨左右的订单,目前有80名员工在岗,7条生产线全面开工,全力以赴赶生产。”绵阳仙特米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贾海说道。
除了绵阳仙特米业有限公司,同为新桥镇健康食品加工产业联盟成员的绵阳众福食品有限公司也被复工复产的热闹氛围包裹。走进生产车间,洁白的米粉条正源源不断地从制粉机中滑出,工人们站成一排,取粉、挂晾、运输、打包……各个生产环节井然有序,忙而不乱。
自复工复产以来,绵阳众福食品有限公司目前已有80余名员工在岗,可日产干、湿粉60吨左右。
2024年7月,在新桥镇党委政府的牵头下,众福食品、仙特米业、厨留香调味品公司等镇内19家不同规格的食品加工企业组成了新桥镇健康食品加工产业联盟,通过6家行业龙头企业轮值、19家食品企业共同参与的形式进行运作,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自新桥镇健康食品加工产业联盟成立以来,我们坚持理论联学、阵地联享、活动联办、发展联动、品牌联创、人才联育,有效凝聚了传统产业发展合力,目前成效显著。”谈及未来规划,新桥镇健康食品加工产业联盟党委书记张强信心满满,“新年伊始,联盟19家企业均已复工复产,2025年我们也将持续加强与相关企业的交流合作,带领联盟企业外出考察,学习先进技术与经验,充分发挥抱团式发展优势,互相取长补短,拓宽联盟发展空间,提高市场占有率,促进健康食品加工产业提档升级。”
据了解,截至目前,游仙辖区内绵阳仙特米业有限公司、绵阳市粮油集团有限公司、绵阳众福食品有限公司、绵阳紫东食品有限公司等8 家粮油龙头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各中小型粮油企业正陆续复工复产。
眉山市丹棱县:
□刘丁源 王方豪 本报记者 王金虎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各条生产线“火力全开”,向着“开门红”冲刺,为该县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日,丹棱经开区,四川瑞迪佳源机械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器轰鸣,各类生产机器人高效运转,工人们身着工作服,专注地忙碌在各自工位。追赶进度的背后是一张张飞涌而来的订单。车间外,刚刚生产打包好的30000余件同步轮产品正在装车,即将发往荷兰。
据了解,该公司专注于高精度机械传动件生产,产品涵盖同步带轮、爪式联轴器、鼓形齿联轴器、扭力限制器等零部件。大年初八,300余名工人全部复工,开启三班倒作业模式,争分夺秒投入生产一线。车间内的精车A—G作业区,二十余台机器人组持续运转,平均每天可生产出14000余件同步轮成品。
公司总经理苏建伦表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升级。近年来,公司通过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精度,实现从简单加工型工厂到研发型制造企业的华丽转身。凭借着过硬的产品竞争力,公司许多产品获得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40%的产品远销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近日,在丹棱县举办的“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中,该公司积极“招兵买马”,新招入10多名工人,为公司发展提供人力支持。“今年我们新增了槽盘生产线,准备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预计产值可以提升10%。”谈及未来目标,苏建伦满怀信心。
四川瑞迪佳源机械有限公司在生产中展现出的蓬勃活力并非个例。同样位于丹棱经开区的四川宏源医药包装有限公司,也在增加产能、储备库存,抢抓生产机遇,为实现“开门红”全力以赴。
作为一家专注于医用和日用玻璃包装容器、高端化妆品包装容器的企业,每天约有100吨酒瓶、调味品瓶等各类玻璃瓶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走进生产车间,纯碱、石英砂、白云石等玻璃原材料从混料系统源源不断输出……一个个经过高温窑炉锻造的玻璃瓶带着余温下线,制瓶工人仔细检查着产品质量。180多名一线工人各司其职,现场干劲十足,机器声、人声交织,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节前订单多,春节期间一半的工人坚守岗位,加班加点完成市场保供。节后的订单已经排到3月份。”据公司董事长谭福春介绍,“春节不停工”还得益于政府“真金白银”的支持,除了公司支付的加班工资,每位工人还会有一笔额外的补贴,这让工人们干劲十足,也确保了企业生产顺利进行。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县经济开好局、起好步,实现2025年一季度“开门红”,丹棱县积极作为,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大力支持企业满负荷生产,鼓励企业不停产、扩大有效投资,给予用电用气补贴,为企业生产提供坚实保障。机器作业的轰鸣声、工人的忙碌身影、政府的政策支持,共同勾勒出一幅热火朝天的生产画卷。
“我们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深入了解企业需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同时,积极强化要素保障,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全力保障复工复产,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丹棱县相关负责人说道。据了解,目前丹棱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率已达100%。
发布日期: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