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本版导读

昆明的美食
文章字数:1,297
  张华
  昆明的美食很多,让人目不暇接。今年一月,我去昆明游历,在民族村附近的餐饮店一饱口福。
  装米饭的竹筒,比人们吹的笛子,要略粗些,我用手比划了一下,直径近三厘米。这是从竹筒的形状来说的。
  店家在选择竹筒时,非常讲究,色泽、长短、粗细大致一样,一方面是为了美观,另一方面装食材的数量要一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卖相,至少不会被人说短斤少两吧!
  装在竹筒里的食材就是糯米和花生米,加入适量的清水后,就把开口的一端堵上。我当时一直纳闷,用什么材料堵才牢固?
  买个竹筒饭,品尝下,不就明白了吗?竹筒饭也不贵,一个才十元,于是我用微信付了费。
  我问店家如何打开竹筒。她说简单,边说边拿起旁边的斧头,把竹筒放在菜板上,她左手拿着竹筒的一头,右手拿着斧头向竹筒砸去,几声脆响,装饭的竹筒就破裂开,她将装饭的竹筒递给我,这时我才发现,堵竹筒开口一端的东西,原来是苞谷棒芯。
  据店家说,这竹筒饭,要上笼蒸一个多小时才熟。坐在餐桌前的我,慢慢地、有滋有味地品尝竹筒饭,一股淡淡的竹香味,在口腔里回荡。糯米和花生米融合在一起粘粘的,吃在嘴里软软的、糯糯的,还有点甜味。
  这就是昆明的竹筒饭,在重庆是很难吃到的。
  去昆明不吃云南的过桥米线,等于没有去过云南。我在滇池附近的餐馆看到,云南的过桥米线,品种很多,名字取得非常有意思,什么秀才过桥米线、进士过桥米线、举人过桥米线、状元过桥米线,这些名字都是过去科举考试,获取功名等级的称谓。还有傣味酸辣肥牛过桥米线、菌汤山珍过桥米线。
  我不知道这些名字,是不是与重庆的鱼香肉丝这道菜的菜名有异曲同工之处呢?
  有的过桥米线是套餐,要配很多菜肴,当然有荤,也有素。我细细数了一下,最多的配菜,有二十五六种,一个简单的米线,做出如此多花样,的确让人眼界大开。最终确定,来一个大套餐,云南状元过桥米线,这米线的配菜真不少,食材放在一个黑色圆形的、中间有分格的瓷盘里,食材有荤、有素。荤菜有牛肉,切得薄薄的,有鸡肉丝、油炸酥肉、鲍鱼、虾仁、鱼片、猪肉;素菜有西红柿、黄花、韭菜、黄秧白、豆皮、木耳、菌、金针菇、鹌鹑蛋。
  过了一会儿,服务员端来一个长方形的餐盘,餐盘是木质的、本色,盘长五十厘米左右,宽三十厘米左右,餐盘上有两个圆形的凹陷,一个凹陷里面,放着黑色的大瓷碗,里面装着上下翻滚的汤,还冒着热气。餐盘放下,服务员叮嘱我,不要用手摸,很烫。另一个凹陷里,放着带把的、白颜色的碗,里面装着米线。
  服务员走过来,帮我往冒热气的汤碗里下菜。下菜有讲究,她先把三个破了壳的鹌鹑蛋黄,放入滚烫的汤里,黄色的鹌鹑蛋,瞬间就变了颜色。
  然后,依次放入牛肉、鲍鱼、虾仁等,荤菜放完后,又开始放素菜,西红柿、白菜、韭菜等,最后放入米线。服务员对我说,米线不够可以加。几分钟,食材就烫熟了,待食物稍稍冷却,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快朵颐。
  云南的过桥米线,除了食材外,就是那碗鲜汤了,汤是过桥米线的精华,汤里到底有什么,对于商家来说,当然是商业秘密,我是不能随便打听的。
  一大碗过桥米线,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我一扫而光,汤都喝得干干净净。临走,我伸出大拇指,对店家说,你家的云南过桥米线——味道巴适得很。
  (作者单位: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
发布日期:2025-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