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本版导读

大寒:春归有期 春山可望
文章字数:799
  艾晓林
  大寒,这个名字本身就如同一幅画卷,缓缓展开在冬日的尽头,它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终章,更是自然法则的一次深刻诠释。
  在古代,大寒时节是一年最清闲的时候。北方主要是积肥堆肥,为开春做准备,因为天冷,需加强牲畜的防寒防冻。南方正是小麦和一些农作物需要进行田间管理的时候,也有很多农活要做。“大寒天若雨,正二三月雨水多”“大寒见三白,农民衣食足”“大寒不寒,人马不安”,这些民间谚语,也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作为预测来年风雨及粮食丰收还是歉收,以便及早安排和打算。
  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即将来临,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也在这个时段中。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二十三,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还有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
  在大寒与春节之间的几天时间里,特别是腊月二十三小年过后,就是为过春节做准备。比如,“扫房室”,又叫“扫年”“打尘”,对家里屋子、家具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家家刷墙,扫除不祥”,把所有的不如意统统扫出门外。此外,赶年集、办年菜是每家每户都必须做的。北方还盛行贴春花、蒸花馍等。小时候,父母一定要叫我们在过年前理头发。大人告诉我们,过大年之前是不能理头发的,不然头发就要白,成为“少年白”。民间就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清代诗人屈大均在《大寒》中写道:“穷阴天外积,寒绝逼春来。尚苦连朝雾,南风湿不开。已新长至柳,重吐小年梅。腊酒谁家早,莺知为我催。”虽然天气严寒,柳树开始抽出嫩芽,梅花绽放,黄莺啼鸣,春天就要到了。
  “过完大寒,正好一年。”新的一年即将开启,新的希望与梦想正在前方等待着我们。春归有期,春山可望。 (作者为重庆市作协会员)
发布日期: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