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锐意改革 闯出发展新天地
文章字数:1,524
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配送车辆每天忙碌发货,将收购的零散农特产品送往市场;农场内,生猪养殖、羊肚菌种植如火如荼……在贵州省天柱县,供销合作社业务遍及城乡,以崭新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
“我们用了3年,换来今天发展的新气象。”天柱县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罗维感慨地说。
2021年8月,罗维调任天柱县供销合作社,担任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烂摊子”:供销合作社系统基本处于资产、人员、业务“三无”的窘境,干部职工情绪低落,供销合作事业发展停滞不前。
改变从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着手。罗维和供销合作社干部职工紧锣密鼓对供销合作社系统资产进行摸底,建立台账,做到心中有数。为摸清家底,天柱县供销合作社全力恢复建设基层社,成立基层社中心社,指导基层社发展产业。“以前不知道干什么,我们通过摸清家底、恢复基层社、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找准了工作方向。”罗维说。
奋起发展的行动密集展开,恢复基层社率先破题,天柱县社完成17个乡镇(街道)供销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开展农资供应、农业生产服务、日用消费品经营、农产品产销对接等综合服务。同时,采取“村社共建”模式,建设108个村供销合作社,根据优势条件,差异化发展特色产业。
走进渡马镇桥坪村供销合作社,生态鲤鱼、羊肚菌、柚子等产业遍布山村,让村庄充满活力。桥坪村供销合作社成立于2021年,该社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开展生态鱼养殖、蔬菜水果种植和农机社会化服务。2024年,该社养殖的鲤鱼和鲢鱼产量1万斤左右,70亩柚子丰产,销售火热。为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效率,县社还购买了旋耕机、插秧机等农机。
“我们生产的产品由县供销合作社统一销售,产品从基地直供市场,解决产业发展中市场销售难题,让我们发展产业的底气更足。”桥坪村供销合作社负责人罗安邦说。
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桥坪村供销合作社结合生态养殖产业,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规划开展民宿和餐饮业务,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旅融合。基层社恢复供销主营业务,创办领办5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欣欣向荣,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一石激起千层浪,改革发展的步伐越发坚定,社属企业蹄疾步稳,2021年,天柱县供销集团公司成立,将6个社属企业纳入集团管理,完善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社属企业资源全面整合,实现高效发展。天柱县供销农业发展公司建成年出栏1万头生猪的大型生猪养殖场,成为供销三号农场,2024年出栏生猪4000头,成为该县乃至周边县市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开启了产业规模化新路。县社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完善县、乡、村三级的农资保供体系,农资公司每年供应化肥8000吨,占全县市场份额80%以上,配肥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同频共振。
2024年,天柱县供销合作社抢抓东西部协作发展机遇,建成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集展示、销售、冷链、仓储于一体的天柱县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采取“乡村集货、云仓集单、数据互通、统仓共配”模式,配送站点负责收购合作社、农户优质农产品,将地方农特产品变成商品,县级配送中心对初级农产品进行分级、清洗、包装、预冷、精深加工等统一的商品化处理,通过“集零成整”的方式统购统销,让小“土货”走进大市场。
天柱县供销合作社立足配送中心,健全配送体系,建立乡镇配送服务站、村配送服务点,打造县域“互联网+配送”销售平台,上架370余种产品,实现了“线上平台下单、线下站点配送”的销售模式,服务范围涉及国家机关单位、学校、建筑工地、养老福利院等。
产销对接闯新路,天柱县供销合作社依托华侨城集团帮扶天柱县契机,与大型企业合作开展消费帮扶,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扩大天柱县农产品在全国各地的影响力,目前已有12个省外企业、大型商超与天柱县供销集团签订了农产品产销合作协议,农特产品热销粤港澳大湾区、上海、浙江等地。
杨小友
“我们用了3年,换来今天发展的新气象。”天柱县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罗维感慨地说。
2021年8月,罗维调任天柱县供销合作社,担任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烂摊子”:供销合作社系统基本处于资产、人员、业务“三无”的窘境,干部职工情绪低落,供销合作事业发展停滞不前。
改变从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着手。罗维和供销合作社干部职工紧锣密鼓对供销合作社系统资产进行摸底,建立台账,做到心中有数。为摸清家底,天柱县供销合作社全力恢复建设基层社,成立基层社中心社,指导基层社发展产业。“以前不知道干什么,我们通过摸清家底、恢复基层社、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找准了工作方向。”罗维说。
奋起发展的行动密集展开,恢复基层社率先破题,天柱县社完成17个乡镇(街道)供销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开展农资供应、农业生产服务、日用消费品经营、农产品产销对接等综合服务。同时,采取“村社共建”模式,建设108个村供销合作社,根据优势条件,差异化发展特色产业。
走进渡马镇桥坪村供销合作社,生态鲤鱼、羊肚菌、柚子等产业遍布山村,让村庄充满活力。桥坪村供销合作社成立于2021年,该社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开展生态鱼养殖、蔬菜水果种植和农机社会化服务。2024年,该社养殖的鲤鱼和鲢鱼产量1万斤左右,70亩柚子丰产,销售火热。为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效率,县社还购买了旋耕机、插秧机等农机。
“我们生产的产品由县供销合作社统一销售,产品从基地直供市场,解决产业发展中市场销售难题,让我们发展产业的底气更足。”桥坪村供销合作社负责人罗安邦说。
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桥坪村供销合作社结合生态养殖产业,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规划开展民宿和餐饮业务,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旅融合。基层社恢复供销主营业务,创办领办5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欣欣向荣,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一石激起千层浪,改革发展的步伐越发坚定,社属企业蹄疾步稳,2021年,天柱县供销集团公司成立,将6个社属企业纳入集团管理,完善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社属企业资源全面整合,实现高效发展。天柱县供销农业发展公司建成年出栏1万头生猪的大型生猪养殖场,成为供销三号农场,2024年出栏生猪4000头,成为该县乃至周边县市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开启了产业规模化新路。县社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完善县、乡、村三级的农资保供体系,农资公司每年供应化肥8000吨,占全县市场份额80%以上,配肥施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等同频共振。
2024年,天柱县供销合作社抢抓东西部协作发展机遇,建成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集展示、销售、冷链、仓储于一体的天柱县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采取“乡村集货、云仓集单、数据互通、统仓共配”模式,配送站点负责收购合作社、农户优质农产品,将地方农特产品变成商品,县级配送中心对初级农产品进行分级、清洗、包装、预冷、精深加工等统一的商品化处理,通过“集零成整”的方式统购统销,让小“土货”走进大市场。
天柱县供销合作社立足配送中心,健全配送体系,建立乡镇配送服务站、村配送服务点,打造县域“互联网+配送”销售平台,上架370余种产品,实现了“线上平台下单、线下站点配送”的销售模式,服务范围涉及国家机关单位、学校、建筑工地、养老福利院等。
产销对接闯新路,天柱县供销合作社依托华侨城集团帮扶天柱县契机,与大型企业合作开展消费帮扶,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扩大天柱县农产品在全国各地的影响力,目前已有12个省外企业、大型商超与天柱县供销集团签订了农产品产销合作协议,农特产品热销粤港澳大湾区、上海、浙江等地。
杨小友
发布日期: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