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乡村“整形计”
文章字数:1,962
顺着蜿蜒盘旋的山路行至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印台街道崖尧村,一片片金黄的向日葵生机勃勃,一排排规划整齐、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错落有致,村民们脸上洋溢着惬意幸福的笑容。在这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已成过去,高新的现代农业为村子的发展注入了新元素和新活力。
“过去崖尧村路没有修,水没有通,苹果也卖不上好价钱。现在,路通了,水接到了锅台边,还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里的苹果不愁没有销路。村民的钱袋子鼓了,人更有底气了。”崖尧村党支部书记、供销社主任苏战成说,这几年,崖尧村从村容村貌到群众的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而这变化与供销社密不可分。通过成立供销社,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崖尧村产业活了、村容美了、村民富了,一切都变好了。
近年来,铜川市供销社围绕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持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通过建设基层社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夯实基层组织体系,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区域发展贡献力量。
建设基层社 助力乡村振兴
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崖尧村来说,首要的任务是发展村集体经济,拓宽群众致富路。2021年,崖尧村成立了村供销社,以发展产业、联通城乡、服务“三农”为目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我们采取‘供销社+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从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入手,大力开展日用品销售、农资配送、农业社会化服务及农民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培训农民300余人次,建设800吨苹果冷藏库,建设移动果园2座,开发了‘崖尧红’系列农产品,培育电商示范户,带动村集体经济实施光伏发电、肉牛养殖、果库建设等项目。”苏战成介绍,为了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崖尧村供销社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建成了共富巷、连心田、建言亭、惠民店、聚心塘等187个紧贴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
“如今,崖尧村优质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030亩、栽植花椒150亩。2023年全村农户人均纯收入1.8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8万元。供销社、合作社、果农、厂家形成产销产业链,依托农副产品电商统一销售平台,打造生产、包装、网上销售全链条服务,探索出了产业发展、村庄建设、群众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新路子。”苏战成说,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加强与省市供销社及基层供销社的沟通联系,发挥崖尧村在地理上和资源上的优势,大力培育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走好强村富民之路,为乡村振兴贡献“供销力量”。
“基层社是供销社服务‘三农’的主要载体和生存发展的根基。近年来,铜川市供销社采取升级改造、资产盘活、恢复重建等方式恢复重建基层社。”铜川市供销社副主任王婧介绍,通过多元化办社,创新综合经营的服务理念,着力提质扩面村供销社,打造城乡服务综合体,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极大地方便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发展合作社 促进产业崛起
近年来,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的苹果开始走俏东南亚市场,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助力。石柱镇苹果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合作社的帮助。
2013年耀州区实施果业富民战略,石柱镇的苹果面积迅速发展到1万亩,由于信息不通,果农只能坐等客商前来收购,造成了苹果价格波动,果农丰产却不丰收,销售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果农。
如何帮助果农脱困,助力产业发展,成为当时亟须解决的难题。耀州区供销社与来石柱镇做水果批发生意的四川人王艳林达成一致协议,成立苹果专业合作社,帮助果农销售苹果。
2013年,在耀州区供销社的指导支持下,王艳林和当地几个果农成立了秦川供销综合服务社,为石柱镇的苹果找寻出路。“合作社成立当年就帮助果农销售了1500余吨苹果,解决了果农苹果销售难的问题。”王艳林介绍,合作社成立后,针对当地苹果产业现状,提出果园采取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统一品牌、统一农资供应的模式,大力推广果树优果技术,宣传覆膜反光、物理防治等果园管理实用技术,有力提升了石柱镇果园管理整体水平,为提高优果率、商品率打下了基础。
在合作社的引导下,石柱镇的苹果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业务不断拓展。2016年,合作社又成功注册了“老舅家”商标,加大厂房投入,建成两座4800吨的冷库,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与东南亚的尼泊尔、印尼等签订了苹果销售合同30万斤,真正实现了让石柱苹果走出国门,让“铜川苹果”享誉国内外,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供销社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载体,我们扎实推进合作社创建工作,并进一步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示范引领作用。”王婧介绍,铜川市供销社鼓励支持基层社、社有企业通过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等方式,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同时,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引导合作社依法健全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发展标准化生产,加强品牌建设和产品认证,开展农产品加工和产销对接,增强市场竞争和服务带动能力,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据中华合作时报
“过去崖尧村路没有修,水没有通,苹果也卖不上好价钱。现在,路通了,水接到了锅台边,还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里的苹果不愁没有销路。村民的钱袋子鼓了,人更有底气了。”崖尧村党支部书记、供销社主任苏战成说,这几年,崖尧村从村容村貌到群众的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而这变化与供销社密不可分。通过成立供销社,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崖尧村产业活了、村容美了、村民富了,一切都变好了。
近年来,铜川市供销社围绕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持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通过建设基层社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夯实基层组织体系,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区域发展贡献力量。
建设基层社 助力乡村振兴
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崖尧村来说,首要的任务是发展村集体经济,拓宽群众致富路。2021年,崖尧村成立了村供销社,以发展产业、联通城乡、服务“三农”为目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我们采取‘供销社+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从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入手,大力开展日用品销售、农资配送、农业社会化服务及农民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培训农民300余人次,建设800吨苹果冷藏库,建设移动果园2座,开发了‘崖尧红’系列农产品,培育电商示范户,带动村集体经济实施光伏发电、肉牛养殖、果库建设等项目。”苏战成介绍,为了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崖尧村供销社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建成了共富巷、连心田、建言亭、惠民店、聚心塘等187个紧贴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
“如今,崖尧村优质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030亩、栽植花椒150亩。2023年全村农户人均纯收入1.8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8万元。供销社、合作社、果农、厂家形成产销产业链,依托农副产品电商统一销售平台,打造生产、包装、网上销售全链条服务,探索出了产业发展、村庄建设、群众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新路子。”苏战成说,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加强与省市供销社及基层供销社的沟通联系,发挥崖尧村在地理上和资源上的优势,大力培育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走好强村富民之路,为乡村振兴贡献“供销力量”。
“基层社是供销社服务‘三农’的主要载体和生存发展的根基。近年来,铜川市供销社采取升级改造、资产盘活、恢复重建等方式恢复重建基层社。”铜川市供销社副主任王婧介绍,通过多元化办社,创新综合经营的服务理念,着力提质扩面村供销社,打造城乡服务综合体,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极大地方便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发展合作社 促进产业崛起
近年来,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的苹果开始走俏东南亚市场,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助力。石柱镇苹果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合作社的帮助。
2013年耀州区实施果业富民战略,石柱镇的苹果面积迅速发展到1万亩,由于信息不通,果农只能坐等客商前来收购,造成了苹果价格波动,果农丰产却不丰收,销售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果农。
如何帮助果农脱困,助力产业发展,成为当时亟须解决的难题。耀州区供销社与来石柱镇做水果批发生意的四川人王艳林达成一致协议,成立苹果专业合作社,帮助果农销售苹果。
2013年,在耀州区供销社的指导支持下,王艳林和当地几个果农成立了秦川供销综合服务社,为石柱镇的苹果找寻出路。“合作社成立当年就帮助果农销售了1500余吨苹果,解决了果农苹果销售难的问题。”王艳林介绍,合作社成立后,针对当地苹果产业现状,提出果园采取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统一品牌、统一农资供应的模式,大力推广果树优果技术,宣传覆膜反光、物理防治等果园管理实用技术,有力提升了石柱镇果园管理整体水平,为提高优果率、商品率打下了基础。
在合作社的引导下,石柱镇的苹果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业务不断拓展。2016年,合作社又成功注册了“老舅家”商标,加大厂房投入,建成两座4800吨的冷库,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与东南亚的尼泊尔、印尼等签订了苹果销售合同30万斤,真正实现了让石柱苹果走出国门,让“铜川苹果”享誉国内外,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供销社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载体,我们扎实推进合作社创建工作,并进一步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示范引领作用。”王婧介绍,铜川市供销社鼓励支持基层社、社有企业通过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等方式,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同时,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引导合作社依法健全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发展标准化生产,加强品牌建设和产品认证,开展农产品加工和产销对接,增强市场竞争和服务带动能力,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据中华合作时报
发布日期: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