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非遗“麻龙马灯”助推生态乡村建设
文章字数:1,191
□本报记者 王金虎 文/图
通过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还有效推动了环境综合整治与保护。目前,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白什乡,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麻龙马灯,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成为推动社区环境综合治理的一股强大力量。这项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不仅在传承中得到了保护,更在实际应用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麻龙马灯”以其独特的舞蹈动作和象征意义,流传至今。每到节日或庆典,当地村民们就会舞动彩龙,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在保护传统的同时,让其与现代生活,特别是与城乡综合治理相融合,成为一个新的课题。白什乡人民政府敏锐地意识到,“麻龙马灯”所蕴含的集体精神和对自然的敬畏,恰好与现代综合治理相契合。于是,他们开始尝试将“麻龙马灯”的艺术形式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相结合,通过舞龙、耍马灯等方式,宣传综合治理知识,倡导绿色生活。
“麻龙马灯”以传统艺术的方式诠释出环保的真谛,证明了文化传承与环境保护可以相辅相成,共同塑造出一个更加美好、宜居的社区。村民们在共同参与舞蹈排练和环保活动的过程中,凝聚力得到提升,还增进了彼此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社区的团队精神。大家开始自觉地进行垃圾分类,减少塑料使用,提倡节水节电,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主动维护公共绿地。
该乡党委书记谭诗成介绍,“非遗文化传承与城乡综合治理相结合,不仅让‘麻龙马灯’这一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也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有效增强了群众凝聚力。在白什乡,这项创新实践正以独特的方式,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写下新的篇章。在未来的日子里,它将继续舞动在北川县的山间田野,它的每一步,都在为美好的生态环境、为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
据了解,白什乡为扎实推进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坚持“两把扫帚扫到底”,一把扫思想灰尘,推动各级干部转观念、变思想;一把扫环境垃圾,全乡5个村和1个社区有各类垃圾清运车6辆,发动农户1000余户,每个村、社通过建立微信群,构建起“户保洁、村收集、乡转运”长效机制,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全覆盖,达到了100%。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每个村庄在规划方面都十分井然有序,既有现代化的功能区、公共服务区,也有转角就能遇见的生活区,偶尔遇见村里的老大爷老大娘们坐在院子里,悠闲地与过往的人打着招呼或是聊着天,共享着这里的闲适与安逸。
如今,白什乡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河流两岸的垃圾被清理干净,河水清澈了,沿途的自然景观得以恢复。村民们沿着河边种植了更多的树木,绿意盎然的植被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还为居民们提供了休闲散步的好去处,生态环境的改善吸引了更多的鸟类在此筑巢,这既是北川县环境综合治理的生动实践,也是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的鲜活例证。
“未来,白什乡将继续挖掘和利用非遗文化资源,探索更多元化的综合治理路径,努力打造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乡村。”谭诗成信心满满地说。
发布日期: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