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一村一品促振兴 和美乡村扑面来
文章字数:1,869
□邹刚 本报记者 黄韬
今年以来,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粮油和稻渔两大园区为载体,规划两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共创共融示范带,集中资源力量加快补齐和美乡村建设短板,充分挖掘利用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着力打造可持续、可复制的和美乡村新样板,广袤乡村大地,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民富人和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一村一品 增收路子越走越宽
近日,记者走进营山县新店镇梓坝村,漫山遍野的柑橘园映入眼帘,在阳光的照射下,一个个套上袋的柑橘挂满枝头,长势喜人。柑橘园里,工人们正忙碌着进行田间管护。
“今年日照特别长,柑橘的品质比往年要好,是个丰收年。”四川瑞和园产业园负责人陈力笑得合不拢嘴。
梓坝村距离县城8公里,交通便捷,耕地少,坡地多,属于典型的丘陵村。
“村里不仅引进四川瑞和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起了晚熟柑橘园,还成立了金枝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盘活了土地资源,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新店镇分管农业和乡村振兴的副镇长何蓉介绍,该村被评为2020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
据了解,金枝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晚熟柑橘产业园1000余亩,种植春见、砂糖橘、沃柑等晚熟柑橘8万余株,今年预计产量近35万公斤。
“建起晚熟柑橘产业园后,闲置的土地通过流转变了‘现’,村民每年还能在产业园务工挣钱。”梓坝村党支部书记王学军说,每年仅土地流转一项就有80余万元的收入。
如今的梓坝村产业旺、人心齐、地不闲,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梓坝村的变化是营山提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品质的一个缩影。与梓坝村相距不远的骆市镇圣水村则不断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利用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打造出了极具特色的水上竹筏文旅娱乐项目,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旅游村、网红村、幸福村。
“建设和美乡村,产业是关键。”营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忠说,近年来,营山县按照“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美丽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为建设和美乡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活宜居 乡村风貌越来越好
乡村美不美,关键看环境。近日,记者漫步在雨后的东升镇玉帝村,干净整洁的沥青路面、排列有序的幸福小院、串珠成链的大美村落,一幅色彩斑斓的田园画卷逐渐铺陈开来。
“2012年,我们村启动新农村建设。现建有1200平方米的村级活动阵地,文化体育活动广场2个,拥有标准化篮球场、羽毛球场。”玉帝村党支部书记陈大庆说,如今,该村居民院落排列得整齐有序、风格统一,家家有庭院经济,有线电视、移动、联通、电信通信实现了全村覆盖。路网、管网等配套设施和文化、娱乐、购物等社会功能日趋完善。
据了解,玉帝村还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为发展路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兴办集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具有民俗特色的农家乐,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着力基础设施补短板,营山县常态化实施“村庄整洁行动”,在和美乡村建设中把选择权和决定权交给老百姓,按照“一村一策”原则,连点成线、成方连片,全域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2024年拟创建和美乡村达标村27个、示范村13个、精品村1个。”营山县委常委、总工会主席易良说,营山县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集中资源力量,加快补齐和美乡村建设短板,涌现出一个个村美院净乡风好、业兴民富集体强的和美乡村。
治理有效 文明乡风润民心
“为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抵制天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铺张浪费等歪风陋习,特向全体党员干部、父老乡亲发出倡议……”近日,记者走进营山县渌井镇兴云村,远远就听到“村村通”传来的广播声。
“我们村的红白事,办得既符合传统风俗,又有人情味,还不增加经济负担。”兴云村党支部书记秦新春说。如今,大操大办升学宴、乔迁宴等得到有效遏制,构建起全员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工作格局。
一村之美,始于文明。走进兴云村的爱心超市,货架上摆放的物品琳琅满目,洗衣液、纸巾、食用油等日常生活用品丰富多样、应有尽有。
据了解,营山县将移风易俗作为“三级书记”抓党建的重要考核内容和全县基层治理年度重点工作,实行移风易俗“积分制”管理。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开展积分评比活动共计150余次,兑换各类积分商品2万余件。
“和美乡村建设,既要有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面子’,还要有善治人和的‘里子’。”营山县委副书记杨佳说,为了让乡风更文明、群众生活更和谐,营山县持续推动基层组织建设由“强”转“精”,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成立了社区服务站,围绕便民服务、产业发展、网格治理等方面,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让和谐村风惠及群众。
今年以来,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粮油和稻渔两大园区为载体,规划两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共创共融示范带,集中资源力量加快补齐和美乡村建设短板,充分挖掘利用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着力打造可持续、可复制的和美乡村新样板,广袤乡村大地,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民富人和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一村一品 增收路子越走越宽
近日,记者走进营山县新店镇梓坝村,漫山遍野的柑橘园映入眼帘,在阳光的照射下,一个个套上袋的柑橘挂满枝头,长势喜人。柑橘园里,工人们正忙碌着进行田间管护。
“今年日照特别长,柑橘的品质比往年要好,是个丰收年。”四川瑞和园产业园负责人陈力笑得合不拢嘴。
梓坝村距离县城8公里,交通便捷,耕地少,坡地多,属于典型的丘陵村。
“村里不仅引进四川瑞和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起了晚熟柑橘园,还成立了金枝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盘活了土地资源,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新店镇分管农业和乡村振兴的副镇长何蓉介绍,该村被评为2020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
据了解,金枝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晚熟柑橘产业园1000余亩,种植春见、砂糖橘、沃柑等晚熟柑橘8万余株,今年预计产量近35万公斤。
“建起晚熟柑橘产业园后,闲置的土地通过流转变了‘现’,村民每年还能在产业园务工挣钱。”梓坝村党支部书记王学军说,每年仅土地流转一项就有80余万元的收入。
如今的梓坝村产业旺、人心齐、地不闲,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梓坝村的变化是营山提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品质的一个缩影。与梓坝村相距不远的骆市镇圣水村则不断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利用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打造出了极具特色的水上竹筏文旅娱乐项目,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旅游村、网红村、幸福村。
“建设和美乡村,产业是关键。”营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忠说,近年来,营山县按照“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美丽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为建设和美乡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活宜居 乡村风貌越来越好
乡村美不美,关键看环境。近日,记者漫步在雨后的东升镇玉帝村,干净整洁的沥青路面、排列有序的幸福小院、串珠成链的大美村落,一幅色彩斑斓的田园画卷逐渐铺陈开来。
“2012年,我们村启动新农村建设。现建有1200平方米的村级活动阵地,文化体育活动广场2个,拥有标准化篮球场、羽毛球场。”玉帝村党支部书记陈大庆说,如今,该村居民院落排列得整齐有序、风格统一,家家有庭院经济,有线电视、移动、联通、电信通信实现了全村覆盖。路网、管网等配套设施和文化、娱乐、购物等社会功能日趋完善。
据了解,玉帝村还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为发展路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兴办集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具有民俗特色的农家乐,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着力基础设施补短板,营山县常态化实施“村庄整洁行动”,在和美乡村建设中把选择权和决定权交给老百姓,按照“一村一策”原则,连点成线、成方连片,全域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2024年拟创建和美乡村达标村27个、示范村13个、精品村1个。”营山县委常委、总工会主席易良说,营山县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集中资源力量,加快补齐和美乡村建设短板,涌现出一个个村美院净乡风好、业兴民富集体强的和美乡村。
治理有效 文明乡风润民心
“为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抵制天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铺张浪费等歪风陋习,特向全体党员干部、父老乡亲发出倡议……”近日,记者走进营山县渌井镇兴云村,远远就听到“村村通”传来的广播声。
“我们村的红白事,办得既符合传统风俗,又有人情味,还不增加经济负担。”兴云村党支部书记秦新春说。如今,大操大办升学宴、乔迁宴等得到有效遏制,构建起全员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工作格局。
一村之美,始于文明。走进兴云村的爱心超市,货架上摆放的物品琳琅满目,洗衣液、纸巾、食用油等日常生活用品丰富多样、应有尽有。
据了解,营山县将移风易俗作为“三级书记”抓党建的重要考核内容和全县基层治理年度重点工作,实行移风易俗“积分制”管理。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开展积分评比活动共计150余次,兑换各类积分商品2万余件。
“和美乡村建设,既要有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面子’,还要有善治人和的‘里子’。”营山县委副书记杨佳说,为了让乡风更文明、群众生活更和谐,营山县持续推动基层组织建设由“强”转“精”,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成立了社区服务站,围绕便民服务、产业发展、网格治理等方面,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让和谐村风惠及群众。
发布日期: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