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本版导读

“托关系”择校 四川德阳38名家长被骗超百万
警方提醒:就学入学应走正规流程
文章字数:1,288
  □谢晨曦 本报记者 李鹏飞
  近日,四川省德阳市公安局旌阳区分局孝泉派出所成功破获一起“托关系办理子女入学”的诈骗案,先后上当受骗的家长多达38名,涉案金额高达100万余元。
  今年4月,市民张先生经亲戚介绍,联系到一名“能人”徐某龙,此人凭着强硬“后台”,四处帮人办理德阳市主城区学校的择校入学,还不用考试。听闻竟有这等好事,一心想让孩子从乡镇学校转入城区学校读书的张先生顿时心动,通过微信主动联系上徐某龙。
  “娃娃成绩不够,他说给4万块钱,就能弄到德阳城里去读。当时我就转账了2万,微信上又给他转了2万。”被骗家长张先生说。
  为了孩子能到城里学校读书,张先生一咬牙将4万元“择校费”转给了徐某龙。可是眼见已经8月份了,孩子转学的事却还没办妥,张先生多次和徐某龙联系,对方都以领导审批、手续正在办理等各种理由回复他。
  8月20日,愈发焦急不安的张先生再一次联系徐某龙时,对方竟玩起了失踪。直到这时,张先生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他迅速来到孝泉派出所报警求助。“他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就是迟迟办不下来。我就反应过来是受骗了。”张先生说。
  “经询问了解后,我们得知,今年3月至4月,一位名叫徐某龙的男子以帮助报案人子女入学为由,对其实施诈骗。”孝泉派出所民警廖鑫洋说。
  随后,民警迅速对嫌疑人的身份展开核实,通过收集固定电子转账单、微信聊天记录截图、电话录音等电子证据,警方初步掌握了徐某龙的身份信息以及案情经过。在与徐某龙取得电话联系后,办案民警对其开展思想工作,最终成功劝其投案自首。
  “报案当日18时许,犯罪嫌疑人徐某龙到案,我们当即开展审讯工作,对其被扣押的手机进行现场电子数据提取,徐某龙对其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供认不讳。”廖鑫洋说。
  随后,警方对本案受害人进行调查访问,收集相关证据百余份,结合嫌疑人供述,发现被诈骗家长多达38人,涉案金额高达100万余元。
  经查,徐某龙系德阳市罗江区人,曾在黄许镇开了一家作业辅导班,随着口碑的积累,来自周边乡镇的家长也慕名前来报名,徐某龙的生意越来越好。为了扩大影响力方便招生,他与前来报名的家长们都互加了联系方式。可惜好景不长,因为资金原因,徐某龙被迫关闭了辅导班。没有了经济来源,徐某龙通过网络贷款软件,贷出几十万元用于日常消费和还款。眼见还款日期即将临近,自己又捉襟见肘,最终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在侦查过程中,多名被骗家长还反映徐某龙认识教育局工作人员与某校校长,多名家长与其线下见面或通过电话,根据这一情况警方立即展开调查。很快,另一名嫌疑人黄某伟的身份也浮出了水面。黄某伟为徐某龙的放贷人,为获取徐某龙的贷款利息,通过冒充教育局工作人员和学校校长的方式,协助徐某龙实施诈骗3次,骗取3名家长钱财。8月23日,黄某伟也落网归案。
  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当中。警方也逐步开展赃款返还工作,安抚被骗家长情绪,并对他们开展普法教育。
  “诈骗分子手段层出不穷,大家要多学习法律知识,增强反诈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就学入学应走正规流程,切莫相信‘学托’话术,如果遭遇诈骗,请第一时间报警求助。”孝泉派出所所长陈红甫提醒道。
发布日期: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