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王家塘街 知足常乐的旧时光
文章字数:1,061

□本报记者 马工枚 文/图
成都王家塘街,在八宝街以北、江汉路以南,东起青龙巷,西止北较场西路。据《成都通览》记载,王家塘街过去有3个池塘,其中最大的一个面积有两三亩,又因此处有“王姓”大户人家聚居,当地百姓就把这3个池塘叫做“王家塘”,于是所在的这条街被命名为“王家塘街”。
因旧城改造,这三个池塘被填平,改修成了房屋。与青羊区很多街道一样,王家塘街也曾居住过著名人物——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谢无量就曾在此街居住。如今的王家塘街,是成都市青羊区人民政府西南门所在地。街的西头有一座红色砖墙的建筑,是1987年就成立的成都铁路文化传媒公司办公楼。
走进王家塘街,行道树树高且直,两边是20世纪90年代修建的旧小区,外墙面和树影一样斑驳。这些历经风霜的楼栋,陈旧却更显亲切。楼下是一排排小店面,弥漫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味道。这里的住户和摊主,通常有着几十年的交情,彼此都是互相熟悉的老街坊。经常有店门大开,老板只需挂一个“吃饭去了”的牌子,也不怕货物丢失。
此外,这条街还藏着不少老店,往往都是门脸小巧,推门往里走才发现大有乾坤。如有家咖啡店,位于王家塘街和青龙巷交汇处,透过玻璃窗户往里望,空间似乎并不大。推门进入,才发现十分宽敞,座位选择颇多。木质桌椅,暖黄色灯光,各种杯盘摆设……小店环境相当惬意,看得人很舒心。这家店不仅有好喝的咖啡,还有各种料理与甜品可选择。安安静静的小店,是日常的去处,也是偶然的惊喜。
沿街的餐馆不多,但仍有可圈可点的餐馆。有家餐馆号称“重庆江湖菜”流行鼻祖,源自重庆璧山区的来凤鱼、璧山兔。还有一家南泥湾饭店,店内装修很有风格,以“芋儿笋子烧”和“干锅烤鱼”为特色。街中间位置的骆记特色冒菜,很有家常的妥帖感。作为社区店,已经开了10多年。招牌不明显,很容易走过,外面看着小小一间店,走进去才发现里边还有一间,空调开得足,不担心吃得大汗淋漓。墙上挂着一幅书法作品,上写:骆记冒菜,家常可口。
而路口处的成铁1435文创形象店很难让人忽视。踏入店内,首先被中间摆放的沙盘吸引,一位小朋友正专心地在上面跑火车。左边的玻璃柜子里珍藏着不少火车模型。两款联名珍藏版火车模型:“韶山3‘5151扶贫先锋号’”与“韶山3B型电力机车”摆在“C位”。一位爸爸带着儿子在柜子前欣赏了很久,小朋友问了许多专业的问题,这位爸爸一边回答一边在手机上查资料。
这些街景就是“熟人们”共建的和谐温情。在王家塘街,可以触摸到普通日子的真实模样。它陈旧,已在时光浸润下滋生了最朴素的怡然自得,可正因为它陈旧,则有了时间留下的沉淀和印痕,绘就了隐藏于繁华都市中动人的生活画卷。
发布日期:2024-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