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本版导读

绵阳市供销社系统创新农资集采直供模式:
让农资从工厂车间直达田间地头
文章字数:1,912



  □李睿 本报记者 吕婕 文/图
  小春粮食播种面积157.7万亩,总产量49.7万吨,同比增长2.7%……近日,绵阳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中期推进会上传来该市上半年主要农产品喜获丰收的好消息。
  化肥等农资是粮食的“粮食”,农资供应是否量足价稳,事关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近日,记者走进绵阳市供销社系统,探寻粮食稳产丰收背后的农资保供“绵阳秘诀”。
   数字赋能 品质农资“一键直达”
  8月15日一早,绵阳市众合矢量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赵东一走进办公室,他的办公电脑就不停地响起消息提示音。“美丰化肥360包、台沃小麦种子500袋、台沃油菜种子480袋……”电脑里不断刷新着绵阳全市各乡镇基层供销社填报的小春农资需求信息。
  这样的场景在近期已成为赵东及其同事的常态,这些来自基层的“订单需求”将被统一收集整理,根据订单情况,绵阳市供销社将与农资厂家就采购价格、采购资金结算进行谈判,最终将价格实惠、品质有保障的农资产品从工厂车间送往田间地头。“目前我们正在为小春农资供应收集需求信息,预计将于8月底将小春所需农资配送至各村集体。”赵东说。
  砍掉中间流通环节,农资产品实现从工厂车间直达田间地头,这得益于绵阳市供销社搭建起的高效农资集采直供平台——“农资在手”信息平台,该平台由绵阳市供销社下属企业绵阳市众合矢量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农资保供稳价是供销社的职责,我们设计农资集采直供模式,借鉴了医疗系统的药品集采模式,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保证品质,确保种植户不受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影响;二是汇集采购订单与厂家议价和保价,量大从优,降低采购成本及市场价格变动给种植户带来的风险;三是助力村集体创收。”绵阳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目前该“农资在手”平台主要接受村集体下单,各村集体在平台下单后,绵阳市供销社产权公司根据“农资在手”平台要求,负责从厂家将货物配送至村集体或用户手中。
   资源聚力 护航乡村振兴“加速度”
  “种植户习惯于在镇级农资经销商处赊欠化肥,待销售农产品后再向经销商支付化肥款。”绵阳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与普通农资经销商不同,农资集采直供模式下,种植大户及村集体需在订购农资产品时及时结清货款,这对种植户及村集体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资金,也一度成为农资集采直供业务推动中的难题。
  对此,绵阳市供销社系统积极整合资源,与保险公司合作,为种植大户代办大田作物政策性灾害保险。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为种粮大户、集体经济组织等提供便捷的贷款服务,助力他们更好地开展农业生产。
  2023年9月,绵阳创新推出全省首个农民住房财产权保证信贷产品——“绵州农房增信贷”,为取得农房不动产权证的农户提供免抵押担保、最高额度2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基于此,绵阳市供销社积极推广“绵州农房增信贷”与“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收益权抵押融资”业务,通过增加种养殖户信用额度,采取转移支付方式,用户可使用授信款项直接支付给农资企业,既保证资金用于农业生产,又让金融机构放心。同时,供销社系统积极协助种植大户办理“绵州农房增信贷”信贷产品,并通过种子、化肥销售收益对种植户进行贴息。
  不止于将金融“活水”引入田间地头,今年4月,绵阳市供销社与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种子销售、产品推广、农业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培育农资品种优势,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服务升级 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8月16日,绵阳市盐亭县岐伯镇红星村种植大户刘成军得知,目前岐伯镇供销社正在收集小春农资需求,便立即向村集体上报了自家小春化肥需求量。“供销社专用肥是大厂生产的,质量信得过,价格还比市场上的便宜,我今年包地增加到200亩,买肥料时资金不够,村集体还垫支了,对我们来说太方便了。”对于农资集采直供模式,刘成军赞不绝口。
  据了解,为让农资集采服务惠及更多种植户和村集体,目前,绵阳市供销社系统正在游仙区试点建立供销社农资经营网点,计划今年在三台、盐亭、梓潼、安州、江油、游仙所有乡镇实现供销社农资直销点全覆盖,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供销社农资直销点的全面建立将进一步优化农资经营服务主体配送能力,并为种植户提供科学施肥、统防统治等更加精准的技术指导服务,保证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2024年全市计划农资集采量达到6000吨,目前已完成近3000吨。”绵阳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农资销售是供销社的传统经营业务,也是供销社发挥为农服务职能的主渠道之一。下一步,绵阳市供销社系统将围绕构建农资集采直供网络体系建设目标,以农资集采直供为切入点,从对种养殖户授信、为农产品灾害及收益保险、优质良种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粮油收储等方面构建闭环的全链条服务上狠下功夫,更好地为村集体和种植户服务,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发布日期: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