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创新赋能激发内生动力 联农带农助力乡村振兴
文章字数:4,641
德阳市供销社党组书记江小军(中)调研指导工作
□本报记者 李鹏飞
近年来,四川省德阳市供销社通过整合集聚各方资源、强化社有企业支撑带动等系列措施,有力推进基层社建设发展。同时,以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创新,持续加强社会化服务。目前,全市拥有基层社 137个、各类经营服务网点1120个,覆盖农业生产、加工、供销等全产业链服务,取得了一定实效。
“多年来,德阳市供销社强化综合合作平台功能,做实做强基层社联农带农服务平台功能。”德阳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深化改革,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将基层社改造、建设及运营融入全市流通骨干网乡镇及村区域服务中心、平台及网点建设运营,切实增强基层社快捷对接外部市场及各类服务资源带动基层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发展壮大社有企业,做强经营支撑平台功能。充分发挥市级社有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全市供销社系统加强合作、整合资源,构建全市一盘棋、上下联通的合作发展格局,切实增强各级供销社承接实施区域重点产业项目及为农服务项目的能力。
创新方式拓宽领域 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之前办证,手续很复杂,跑的次数多,现在的‘兴农政务通一站式服务中心’可以办理全部业务,既减少了步骤,又节省了时间。”德阳市鸟山福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说。
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全区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服务水平,2021年9月28日,德阳市旌阳区供销社与旌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建成四川省首个“兴农政务通一站式服务中心”。该服务中心依托行政主管部门职能,探索建立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模式,实行首办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和限时办结制,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办理注册登记等业务时,不用再去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通过中心窗口接件、职能部门远程审核等创新方式,实现注册、变更、注销等业务现场办结。2023年3月,“兴农政务通一站式服务中心”被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改革创新举措进行推广。
截至今年5月底,“兴农政务通一站式服务中心”已为900余家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村集体等提供登记注册、注销、代记账等全方位便利服务,累计办理代记账、报税、工商年报等业务595件次,开设26个村(社区)会计服务点,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实现财务公开。完成50余家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申报资料及34家专合社申请农业局财政补贴资金项目的准备工作。
签字、按手印、领“大红包”,今年2月,在绵竹市汉旺镇高柏村供销社举行的分红大会上,村民们边笑边数着那份属于自己的“收成”,个个心里都乐开了花。村民根据持股比例分得相应的现金,有效实现了“供销有引领、群众得实惠、集体有收益”的三方共赢。
据了解,汉旺镇高柏村常年以粮食生产和蔬菜种植为主,2021年10月,根据德阳市供销社“三社”合作试点改革要求,高柏村争取到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资金,正式成立了高柏村供销合作社。自该供销社成立以来,已承揽高柏村公厕修建、毛林堰沟渠修建、成兰铁路沟渠优化工程等乡村振兴小型基础设施项目,实现利润15万元。购入大疆T30型无人机3台,成立了无人机植保飞防队,同时配备拖拉机1台、收割机1台、秸秆打包机1台等。2023年高柏村供销社飞防队开展飞防植保服务20000亩,拥有耕、种、防一体化服务能力,全年用工人数100人左右,实现销售收入70余万元,利润15.6万元,村民累计分红13万余元。以供销社、集体经济联合社、专业合作社“三社”合作为载体,按照市供销社指导、党支部引领、村集体控股、全民参与的模式开展经营,如今已蹚出了一条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壮大的新路子。
广汉市连山镇锦花稻香供销社建立农机服务超市,收费低于市场平均价格10%;实行全程机械化作业,从单一的机耕、机播、机收服务向育种、植保、烘干等领域拓展,实现粮食生产所需农机全覆盖,亩平节约成本460元,减少用药量约10%;统一为带机入社社员分配农机作业任务,2023年帮助机手平均增收3万余元。
其实,旌阳区“兴农政务通一站式服务中心”、绵竹市汉旺镇高柏村供销社、广汉市连山镇锦花稻香供销社只是德阳市供销社创新方式拓宽领域,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的一个个缩影。
“我们通过盘活改造、合作改造、植入改造等方式改造提升传统基层社,让老供销焕发新活力。”据德阳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社以综改专项资金为引导,盘活传统基层社存量资产,从恢复农资、日用品等传统经营项目入手改造提升,展现新面貌。合作改造方面,采取“镇社共建”“社村共建”等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合资合作改造提升,激发新活力。植入改造方面,抢抓区域产业发展机遇,组织承接、植入新业务新项目改造提升,注入新动能。
据介绍,德阳市供销社系统通过“镇社共建”“社村共建”等模式,采取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引入社会资本合资合作、植入新业务新项目,新建改造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1个,改造提升薄弱和相对薄弱基层社17个;全市已建成乡镇、村或区域、产业型新型基层供销社147个。引导乡村区域各类产业资源联合合作、抱团发展,已在全市86个中心村建成“三社”合作发展的村级供销社村域综合经营服务平台。以中心乡镇和中心村基层供销社为重点,推进基层社示范社建设,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合资合作、植入新业务新项目等模式实施基层社改造工程,建成基层社示范社72个。
德阳市供销社还联合合作、整合资源新建基层社,让新供销展现新作为。整合村域资源,组建“三社”合作发展村级基层社。在全市70个中心村联合整合产业资源,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供销社及相关经营主体,打造融合发展的村级运营服务平台,统一对外运营、对内服务,促进产业资源联合合作、抱团发展。整合社会化服务资源,组建专业服务基层社。对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较弱、需求较大的区域,联合整合相关经营主体及闲散服务资源组建统一服务的基层社。
整合产供销经营资源,组建园区式全产业链经营服务基层社。中江县宝源供销合作社对600余亩蚕桑产业园区,实行“技术、价格、收购三兜底,产前、产中、产后三服务”;旌阳区德新镇五星村供销社联合所在区域主要经营主体,对区域内约70%土地进行全产业链服务,带动专合社、家庭农场等50余个,辐射蔬菜种植面积6000余亩,常年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600余人,年务工收入人均3万余元。整合镇域资源,组建全镇性联合体型综合服务基层社。罗江区供销社在两个镇试点,分别出资占股34%,联合乡镇区域主要农民合作社、农业公司、家庭农场,吸引全镇绝大部分农户入股,组建两个全镇区域全产业链、全程、全方位服务联合体,每年统一生产经营及服务面积达5万亩以上。
为构建德阳市农产品商贸流通冷链物流骨干网络体系,进一步健全供销服务网点,实现基层社一点多能、功能集成,德阳市供销社按照“试点先行、开放办社、共建共享、规范经营”的原则,联合金融保险、物流快递等商业服务主体共同修建助农驿站。5月30日,德阳供销社区助农驿站城市端的2个网点、乡村端的2个网点同时开店试营业,“供销幸福城乡”网络平台同步上线,村党支部书记上阵直播带货,标志着德阳市正式开启农产品进社区直供直配新模式。该模式旨在以“N”个供销基层助农服务网点建设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建设“1+6+32+N”线上线下数字智慧供销服务网络,打通农产品“上行”、工业品及农资“下行”城乡双向流通渠道,进一步夯实基层供销社基础,密切与农民专合社、家庭农场等利益联结,助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
壮大社有企业实力 引领带动基层社发展
为增强社企带动基层社发展的能力,2021年,德阳市供销社整合组建了德阳市供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阳市供发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德阳市供发集团坚持做到战略布局有章法、协调推进有办法,提出了“四五五八”发展战略,重点聚焦“以工哺农、以城带乡”,聚力“供应销售、乡村振兴、城镇更新、智能制造”四大板块,加快打造现代化、多元化、实体化、规模化的高新数字科技企业集团。
据德阳市供发集团负责人介绍,2023年德阳市供发集团实现营业收入达10.14亿元。2021年10月成立初,德阳市供发集团仅有5处低价值资产和500万股低价值金融股权,收入主要靠资产租赁,年亏损5万元。两年对比,各项指标基本翻番,实现了“无中生有、从无到有”的裂变。
据悉,截至今年5月底,德阳市供销社社有企业资产总额17.3亿元,同比增加8.17亿元,增长89.5%;社有企业所有者权益6.02亿元,同比增加1.94亿元,增长47.6%。1—5月,全市供销系统社有企业营业总收入4.51亿元、同比增长38.55%,实现利润总额1288.56万元、同比增长91.23%,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此外,德阳市供销社还积极拓展农产品外销市场,联接带动基层社发展。组织社有企业开拓直销配送成都、新疆、重庆、上海、青海等地市场新通道。承建运营全市唯一的德阳名品馆,打造德阳市名优特产线上销售中心平台和线下展销中心,与京东等几大电商平台合作拓展线上销售渠道,优先推介供销社系统产品,通过订单联接带动基层社加快发展。帮助解决基层社、专合社融资难问题。德阳市供发集团已与数家银行达成协议,对与社有企业有供、销订单合作的基层社、专合社,每个可给予300万元至500万元的信贷资金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德阳市供销社聚焦双向流通短板和薄弱环节,通过改扩建和新建等多种方式整合现有资源,打造全市系统“1+6+32+N”智慧冷链物流网络体系。目前,作为全市性网络中枢的德阳供销智慧冷链物流产业园已完成主体工程量95%,德阳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完成投资2.5亿元,数字经济园区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专班推进再生资源网络重构,对已有的乡村回收站点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升级,采取收购、租赁、加盟等方式对社会回收站点、个体经营者进行整合,预计年底前新培育县级龙头企业1家,系统累计建成回收站点40个。依托省级龙头企业、基层供销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农资网点布局,今年1—5月,全市供销系统累计购进农资14.14万吨、同比增长53.17%,销售农资15.1万吨、同比增长55.02%,有力保障了全市农资需求。
德阳市供销社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社将锚定目标、奋力攻坚,坚定不移抓好经济发展工作。坚持以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周研判、月调度、季盘点、年考核,围绕每项支撑指标、企业经营、项目推进等情况,着力加强运行调度,完善工作措施,进一步健全领导联系区县工作推进机制,帮助指导基层社充分挖掘发展潜力,力争全年销售总额实现148亿元、同比增长15%,利润总额实现1.7亿元、同比增长20豫。聚焦主责、深耕主业,坚定不移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确保全年土地托管、农机服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250万亩次以上;稳妥推进供销社系统农资流通经营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统筹推进罗江区、中江县“绿色农资”省级试点工作;力争全年农产品销售额、日用消费品销售额增长10%以上;加快恢复重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年底前累计建成回收站点40个;探索农旅文康体融合发展等新产业模式,推进“德阳供销农禅文化公园”建设。夯实基础、强化支撑,坚定不移推进综合平台发展创新。在推动转型升级、培育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多措并举做大做强社有企业,力争2024年市本级社有企业营业收入实现15亿元;大力推进“三社”合作,夯实基层组织体系,到2024年底培育“千县千社质量提升”基层社(为农服务中心)3个以上,新培育基层社示范社12个以上,基层社示范社总数达84个,“三社”合作基层社占全市基层社总数60%以上;以德阳供销智慧冷链物流产业园、什邡市为农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县建设和社区助农驿站等项目为抓手,扎实推进全市“1+6+32+N”农产品商贸流通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2024年计划新增冷链库容10000吨,新增社区服务网点50个,新增市场3个、仓库11个。
(德阳市供销社供图)
发布日期: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