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2024赛迪百强区榜单公布四川9个区实现位次提升
文章字数:1,139
□本报记者 李鹏飞 李祥
近日,赛迪顾问发布《2024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包含了“2024赛迪百强区”榜单,四川13个区上榜,数量与去年持平,且区域不变。
与去年相比,9个区实现了位次提升。其中,武侯区排名13位,较去年提升2位;双流区排名24位,较去年提升2位;翠屏区排名55位,较去年提升3位;涪城区排名57位,较去年提升2位;锦江区排名60位,较去年提升3位;成华区排名82位,较去年提升3位;江阳区排名86位,较去年提升3位;新都区排名88位,较去年提升3位;旌阳区排名93位,较去年提升2位。龙泉驿区、金牛区、青羊区、郫都区等4个区的位次与去年相比没有变化,分别为38位、44位、62位和84位。
该研究延续了“双门槛”评价原则,即地区生产总值��8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采用23个指标构建的城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实力、增长动力、内生支撑、区域能级和共享发展5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研究结果显示,经济资源和社会效益在百强区中的集聚态势愈加明显,2024百强区用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7.4%的GDP;百强区“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不平衡分布格局持续缓解,中部城区表现亮眼;“千亿城区”加速扩容,“一千亿”“两千亿”“三千亿”城区分别增至156个、40个和15个。
新闻链接:
德阳市旌阳区从95名提升至93名
近日,“2024赛迪百强区”排名公布。今年,德阳市旌阳区从95名提升至93名。
近年来,旌阳区坚决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在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成绩斐然。
在经济发展方面,旌阳区扩投资、促消费,经济运行平稳有序。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亿大关、增长6.2%,在四川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运行监测中表现出色,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项目投资持续发力,众多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投用或有序推进。消费活力全面释放,消费场景不断升级,各类消费活动精彩纷呈。
三大产业协同发展,强实体、促转型。农业产业欣欣向荣,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粮食产量稳定,生猪稳产保供,耕地种植用途管控经验推向全国。工业经济企稳回升,众多工业项目竣工投产,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国省“专特精新”企业6家。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获评四川省首批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数字经济更是日新月异,产业集群加速壮大。
改革创新持续深入,优环境、促开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走深走实,“三变”改革助农增收成效显著。全力以赴支持创新,与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紧密,创新成果丰硕。同城融圈加快建设,交通网络逐步完善。
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惠民生、增福祉。保障体系更趋完善,民生支出占比高,就业政策落实到位,各类救助标准提高,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公共服务优质均衡,教育、医疗、市场等领域不断提升。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安全生产、粮食安全等工作扎实推进。
近日,赛迪顾问发布《2024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包含了“2024赛迪百强区”榜单,四川13个区上榜,数量与去年持平,且区域不变。
与去年相比,9个区实现了位次提升。其中,武侯区排名13位,较去年提升2位;双流区排名24位,较去年提升2位;翠屏区排名55位,较去年提升3位;涪城区排名57位,较去年提升2位;锦江区排名60位,较去年提升3位;成华区排名82位,较去年提升3位;江阳区排名86位,较去年提升3位;新都区排名88位,较去年提升3位;旌阳区排名93位,较去年提升2位。龙泉驿区、金牛区、青羊区、郫都区等4个区的位次与去年相比没有变化,分别为38位、44位、62位和84位。
该研究延续了“双门槛”评价原则,即地区生产总值��8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采用23个指标构建的城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实力、增长动力、内生支撑、区域能级和共享发展5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研究结果显示,经济资源和社会效益在百强区中的集聚态势愈加明显,2024百强区用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7.4%的GDP;百强区“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不平衡分布格局持续缓解,中部城区表现亮眼;“千亿城区”加速扩容,“一千亿”“两千亿”“三千亿”城区分别增至156个、40个和15个。
新闻链接:
德阳市旌阳区从95名提升至93名
近日,“2024赛迪百强区”排名公布。今年,德阳市旌阳区从95名提升至93名。
近年来,旌阳区坚决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在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成绩斐然。
在经济发展方面,旌阳区扩投资、促消费,经济运行平稳有序。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亿大关、增长6.2%,在四川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运行监测中表现出色,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项目投资持续发力,众多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投用或有序推进。消费活力全面释放,消费场景不断升级,各类消费活动精彩纷呈。
三大产业协同发展,强实体、促转型。农业产业欣欣向荣,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粮食产量稳定,生猪稳产保供,耕地种植用途管控经验推向全国。工业经济企稳回升,众多工业项目竣工投产,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国省“专特精新”企业6家。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获评四川省首批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数字经济更是日新月异,产业集群加速壮大。
改革创新持续深入,优环境、促开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走深走实,“三变”改革助农增收成效显著。全力以赴支持创新,与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紧密,创新成果丰硕。同城融圈加快建设,交通网络逐步完善。
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惠民生、增福祉。保障体系更趋完善,民生支出占比高,就业政策落实到位,各类救助标准提高,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公共服务优质均衡,教育、医疗、市场等领域不断提升。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安全生产、粮食安全等工作扎实推进。
发布日期: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