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本版导读

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是本土作家创作的灵魂
—— 本土作家谈区域性文学创作
文章字数:1,717
  石高铭(四川凉山州)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离不开地球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壤,浩瀚的宇宙孕育了生命的存在。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为了思想交流的需要,古人通过摸索发明了语言文字,文字的诞生正是人类走向文明社会的一大特征,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今天笔者所要探讨的文学创作就是基于文字产生后的命题讨论。文字首先来源于古人的生活实践,那文学创作顺理成章理应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这片土壤,文学就好像空中楼阁,有了生活的“根”,文学这棵参天大树才会长得枝繁叶茂,充满恒久的生命力。
  谈到地域性文学创作这个话题,引用中宣部文艺局局长刘汉俊在“繁荣文艺创作分论坛”上致辞的两句话做一解读。第一句“让心灵回归文学”。人类生存的目的是什么?首先通过劳动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这是毋庸置疑的。在今天我们满足了基本物质生存的同时,精神生活的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那精神方面的需求从哪里来?刘汉俊的这句话做了很好的诠释。纵观当今社会,很多人在闲暇之余,如果让心灵回归到文学这片沃土,把内心积聚的情感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与亲朋好友、文人雅士交流沟通,就能达到释放情感、充实生活的目的。
  第二句“让文学回归社会”。语言文字自产生以来,历经演变和进化,为人类的文明进步起到了关键作用,社会的文明程度也因此得到快速发展。文学的一大功能就是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让真正丰富人类精神食粮的文艺之花开遍社会的各个角落,促进人类社会的繁荣进步。
  地域性文学创作有了上面两个基本的创作思路,作品就凸显了正确的主题思想和灵魂,让读者不知不觉进入作家的心灵深处,得到普遍的认同感。这一点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近年来火热的作家李娟,她作为一个现代著名的散文作家,地域性文学创作的思想已经深深根植于她曾经生活过的那片土壤。新疆,作为我国一个有着优美自然资源和奇特民族风情的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李娟正是通过文学的形式,把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展示给全世界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各族儿女,达到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了解、相互包容和相互融合。她作品中自由奔放、闲情逸致的文字表达方式,让身处繁华都市、身心疲乏的读者眼前一亮。阅读她的文字,仿佛身临其境般置身在宽广无垠的大草原,又好似坐在涓涓细流的小溪旁,聆听一曲优美动听的歌谣,让人赏心悦目。李娟的作品在自己与读者之间架起了一道心灵相通的桥梁,得到了读者的普遍认同。其实,对生活的感悟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情感体验,诸如喜悦、激动、悲伤、失落、孤独等情绪表现都会产生,只是不同的人对待这些不同的情绪有着不同的认识。充满正能量的文学作品会把读者带入一个正能量的精神世界,从而在生活中充满激情,奋发向上,奉献社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正如一个评论家在评论获鲁迅文学奖的车延高时这样说:“一个优秀的作家,并不是看他发表了多少文章,获得了多少奖项,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在时代的潮流中,为社会带来了多少社会价值,是否对当下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所以文学的社会功能应该是评判文学作品优劣的首要标准。古往今来,许多著名作家作品里的名言金句都让人称颂,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爱国诗人屈原《离骚》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一心为公的豪情壮志;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李白《塞下曲》中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表现了不惧牺牲的崇高品格;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体现了诗人对贫苦百姓的同情之心……诗人和文学家都把自己的文学生命融入国家的兴衰成败之中,为促进时代的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作为盐源本土的作家,在地域性文化写作这个议题上,通过上面的个人感悟,我想多少都会引发大家的一些共鸣,只要我们根植于生活的这片土壤,把我们本土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族风情通过精练丰盈的文学表达形式,展现给读者,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情感共鸣,就一定能够让我们的本土作家在鲜活的素材中,提炼到真正有价值的养分,让生活回归文学,让文学回归到社会中去!
发布日期: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