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糯香粽子情
文章字数:1,396
樊雨欣
粽叶碧青,银珠叠翠,红艳滚娇,颗颗晶莹在那灵巧的手中、空中、粽叶上翻转,跳跃,安放……
不一会儿工夫,案桌上就摆满了一个个饱满肥硕的三棱锥,精神抖擞,绿意盎然。
左边大锅里,粽子带着粽叶的清香汩汩飘出,满屋满脑地飘荡,右边锅中,几条肉嘟嘟的腊肠、几块腊肉嚯嚯欢腾,咕咕冒泡,那香气直钻口鼻。我们几个小孩子像伸长脖子的鸭,一会看左边,一会看右边,脖子都扭酸了,还不见妈妈取出美食。
我们眼巴巴看着锅里诱人的美味,喉头动,嘴微张,性急的妹妹不停地说:“妈妈,香肠肯定好了,不信你让我尝。”“心急吃不到热豆腐,粽子还没到时候,肉该差不多了。”婶娘带着笑,边说边用筷子夹出煮落水中的小块肉,吹了吹先后往妹妹、我和哥哥嘴里送,妹妹踮脚一口咬住,囫囵吞下,被烫得龇牙咧嘴。
我和哥哥得了经验,用门牙咬住晃动几下,方用手试探着往嘴里塞。那肉像是煮得软烂的白萝卜,油脂爆了满口,只觉满口留香。
小孩子精力旺盛得紧,没吃到粽子决不罢休,跟在大人屁股后直晃悠,奶奶也跟着急了,“不要靠近了,去拿个碗来等到,小心烫着。”奶奶一脸严肃地看看我们,见我们后退了些,才揭开锅盖,将三棱锥般的粽子夹一个放进碗里。
此时的三棱锥发福似的,肥冬冬胀鼓鼓,那糯糯香香的感觉不用打开粽叶,已在脑中变得立体起来,我不由得吞了吞口水。奶奶解开紧绷的粽线,小心翼翼剥开粽叶,那乒乓球大小的红豆沙馅粽子泛着娇艳光泽,一下滚落出来,奶奶用筷子夹成三份,放入妹妹、我和哥哥蓄谋已久的碗里,叮嘱着:“吃多了坏牙,只能这么多。”我们也顾不上多少,点头直嗯嗯,赶忙吹着舔着往嘴里送。
每到端午,就是家族团聚的好时候。说家族,其实也就是奶奶、叔叔婶婶和我们一家轮流聚集在哪家而已。每到这天,家里人就各忙各的:奶奶、妈妈和婶婶忙着弄粽子切腊肉煮盐蛋;爸爸和叔叔就忙着去扯菖蒲挂艾蒿,说是可驱邪;孩子们则忙着尝了腊肉尝粽子,尝了粽子尝香肠,依奶奶的说法,我们都是嘴巴不空、肚儿溜圆的小馋猫。
真到正式吃饭的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子全都吃不下了。大人们也并不责怪,只慈爱地说:“都还是不懂事的小馋猫呢,端午的仪式还没走。”我们不知还有什么仪式,正在为被留下来而不知所措时,却听到“才几岁的孩子能做什么,你们自己出去玩吧,注意安全哈”的赦令。
那时的我们生活在农村,不懂端午的仪式,在我们心中,能吃好吃的,和小伙伴换零食疯玩还不受限就是最好的仪式。于是我们把家中零食能装多少装多少,像脱笼之鹄,一溜烟跑出家门,上一浪下一浪,挨家挨户找小伙伴玩。而到了谁家,大人们都会热情的问一声“吃盐蛋不?尝尝我家粽子的口味”。我们也就乐呵呵地尝一点点,尝完不忘说声好吃和感谢,主人和主人家的小伙伴也就有了美食得到赏识的兴奋,叫我们以后常来。
而孩子们最快乐的环节是交换零食,如果谁的零食最受欢迎,就会一脸嘚瑟。有小伙伴吃了还想要,就会带着敬畏礼貌地询问:“我还想吃,能再给我点吗?”这时候的小伙伴是最慷慨的,只要还有,都会大方地拿出分享。
这一天总是那么欢乐,我们常要玩到夕阳被黛青的新枝勾起,才被家人催促着回家……
如今的端午,打工的打工,上学的上学,我们的亲人和伙伴大多搬离乡村散落在城市的角角落落,再难聚齐,包粽子的环节自然消失,互换零食的举动也成了记忆。每当看着桌上包装精美、味道丰富的粽子,长大的我们总觉少了点糯糯香香的味道。
(作者系重庆市綦江实验中学高2025届12班学生 指导老师:舒春梅)
粽叶碧青,银珠叠翠,红艳滚娇,颗颗晶莹在那灵巧的手中、空中、粽叶上翻转,跳跃,安放……
不一会儿工夫,案桌上就摆满了一个个饱满肥硕的三棱锥,精神抖擞,绿意盎然。
左边大锅里,粽子带着粽叶的清香汩汩飘出,满屋满脑地飘荡,右边锅中,几条肉嘟嘟的腊肠、几块腊肉嚯嚯欢腾,咕咕冒泡,那香气直钻口鼻。我们几个小孩子像伸长脖子的鸭,一会看左边,一会看右边,脖子都扭酸了,还不见妈妈取出美食。
我们眼巴巴看着锅里诱人的美味,喉头动,嘴微张,性急的妹妹不停地说:“妈妈,香肠肯定好了,不信你让我尝。”“心急吃不到热豆腐,粽子还没到时候,肉该差不多了。”婶娘带着笑,边说边用筷子夹出煮落水中的小块肉,吹了吹先后往妹妹、我和哥哥嘴里送,妹妹踮脚一口咬住,囫囵吞下,被烫得龇牙咧嘴。
我和哥哥得了经验,用门牙咬住晃动几下,方用手试探着往嘴里塞。那肉像是煮得软烂的白萝卜,油脂爆了满口,只觉满口留香。
小孩子精力旺盛得紧,没吃到粽子决不罢休,跟在大人屁股后直晃悠,奶奶也跟着急了,“不要靠近了,去拿个碗来等到,小心烫着。”奶奶一脸严肃地看看我们,见我们后退了些,才揭开锅盖,将三棱锥般的粽子夹一个放进碗里。
此时的三棱锥发福似的,肥冬冬胀鼓鼓,那糯糯香香的感觉不用打开粽叶,已在脑中变得立体起来,我不由得吞了吞口水。奶奶解开紧绷的粽线,小心翼翼剥开粽叶,那乒乓球大小的红豆沙馅粽子泛着娇艳光泽,一下滚落出来,奶奶用筷子夹成三份,放入妹妹、我和哥哥蓄谋已久的碗里,叮嘱着:“吃多了坏牙,只能这么多。”我们也顾不上多少,点头直嗯嗯,赶忙吹着舔着往嘴里送。
每到端午,就是家族团聚的好时候。说家族,其实也就是奶奶、叔叔婶婶和我们一家轮流聚集在哪家而已。每到这天,家里人就各忙各的:奶奶、妈妈和婶婶忙着弄粽子切腊肉煮盐蛋;爸爸和叔叔就忙着去扯菖蒲挂艾蒿,说是可驱邪;孩子们则忙着尝了腊肉尝粽子,尝了粽子尝香肠,依奶奶的说法,我们都是嘴巴不空、肚儿溜圆的小馋猫。
真到正式吃饭的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子全都吃不下了。大人们也并不责怪,只慈爱地说:“都还是不懂事的小馋猫呢,端午的仪式还没走。”我们不知还有什么仪式,正在为被留下来而不知所措时,却听到“才几岁的孩子能做什么,你们自己出去玩吧,注意安全哈”的赦令。
那时的我们生活在农村,不懂端午的仪式,在我们心中,能吃好吃的,和小伙伴换零食疯玩还不受限就是最好的仪式。于是我们把家中零食能装多少装多少,像脱笼之鹄,一溜烟跑出家门,上一浪下一浪,挨家挨户找小伙伴玩。而到了谁家,大人们都会热情的问一声“吃盐蛋不?尝尝我家粽子的口味”。我们也就乐呵呵地尝一点点,尝完不忘说声好吃和感谢,主人和主人家的小伙伴也就有了美食得到赏识的兴奋,叫我们以后常来。
而孩子们最快乐的环节是交换零食,如果谁的零食最受欢迎,就会一脸嘚瑟。有小伙伴吃了还想要,就会带着敬畏礼貌地询问:“我还想吃,能再给我点吗?”这时候的小伙伴是最慷慨的,只要还有,都会大方地拿出分享。
这一天总是那么欢乐,我们常要玩到夕阳被黛青的新枝勾起,才被家人催促着回家……
如今的端午,打工的打工,上学的上学,我们的亲人和伙伴大多搬离乡村散落在城市的角角落落,再难聚齐,包粽子的环节自然消失,互换零食的举动也成了记忆。每当看着桌上包装精美、味道丰富的粽子,长大的我们总觉少了点糯糯香香的味道。
(作者系重庆市綦江实验中学高2025届12班学生 指导老师:舒春梅)
发布日期: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