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本版导读

国学经典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文章字数:3,316
    郝佳丽主持《国学经典》教学落实工作

  郝佳丽
  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多元文化的交融,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其地位和价值愈发凸显。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国学经典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期为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供参考。
   国学经典概述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与文明。这些经典著作不仅涵盖了经、史、子、集四大类,更是涵盖了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
  国学经典中的“经”类著作,如《诗经》《尚书》《礼记》等,这些典籍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根”与“源”。它们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思想,为后人提供了治国、为人处世的根本准则。
  国学经典中的“史”类著作,如《史记》《汉书》等,记录了历史进程和文明发展。这些史书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经验,更让人深刻认识到历史的连续性和继承性。
  国学经典中的“子”类著作,如《道德经》《庄子》等,这些典籍以不同的哲学思想和观点,探讨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它们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智慧,更让人在思考人生、探索宇宙的过程中找到了灵感和启示。
  国学经典中的“集”类著作,如《楚辞》《唐诗宋词》等,则展现了艺术魅力和审美追求。这些文学作品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古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感悟和认识。
   国学经典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教学方法与国学经典的适应性不足。在教学方法上,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对国学经典的适应性仍有待提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难以让他们深入理解国学经典的内涵和价值。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如采用讨论式、探究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国学经典的魅力。
  学校和教师对国学经典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和成绩,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应试技巧和知识点的训练上,而忽视了对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同时,一些教师自身对国学经典的了解和研究不够深入,难以在教学中有效地传授和阐释国学经典的内涵和价值。这种观念和行为不仅影响了国学经典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限制了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情不高。一些学生认为国学经典难懂、枯燥无味,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也有一些学生因为教育环境和教学方式的影响,对国学经典产生了误解和偏见。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让学生感受到国学经典的魅力和价值。同时,学校和社会也需要加强对国学经典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国学经典的认知度和认同度。
  国学经典教学的评价体系有待完善。一些学校对国学经典的教学评价过于简单和片面,只注重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察。这种评价体系不仅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国学经典学习成果,也难以激励他们深入学习和探索国学经典的内涵和价值。因此,需要建立更加全面、科学、合理的国学经典教学评价体系,以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国学经典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和发展。
  国学经典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内容的丰富与文化的传承。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精髓,拓宽知识视野,形成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同时,国学经典的教学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他们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自己的文化根脉。
  语文能力的提升与人文精神的塑造。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词汇和句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同时,国学经典中的思想内涵和人生哲理能够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还能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形成独特的审美眼光和情感体验。
  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创新精神的激发。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学生可以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这种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对于中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他们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同时,国学经典的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信息和观点,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
  文化自信的增强与文化自觉的培养。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这种文化自信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自己的文化根脉,还能激发他们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国学经典的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使他们能够主动了解和探索中华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形成对中华文化的全面认识和理解。这种文化自觉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德育的促进与价值观的塑造。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代先贤的品德修养和人生智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同时,国学经典的教学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向。这种德育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正确价值观的中学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学经典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精选国学经典篇目,构建系统的教学内容。为了充分发挥国学经典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首要策略是精选国学经典篇目,构建系统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具有代表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国学经典篇目。同时,要注意篇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情,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可以采用讨论式、探究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此外,还可以组织国学经典诵读、演讲、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
  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国学素养。教师的国学素养对于国学经典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至关重要。因此,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师资培训,提升他们的国学素养。可以通过组织国学经典研读班、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等方式,让教师深入了解国学经典的内涵和价值。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学经典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营造浓厚的国学氛围,提升学生文化自觉。为了营造浓厚的国学氛围,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例如,在校园内设置国学经典宣传栏、悬挂国学经典名言警句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同时,可以举办国学经典文化节、国学经典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文化自觉。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国学经典教学的持续发展。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等方面,既要考察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也要重视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让学生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同时,要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通过对国学经典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深入探讨与分析,不难发现国学经典在提升学生文化素养、道德观念以及文学鉴赏能力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精选的国学经典篇目,结合创新的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他们在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精髓的同时,形成了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同时,国学经典的教学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了教学质量。因此,应继续加强国学经典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让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年轻一代中得以传承与发扬,为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全面素养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宁安市江南学校)
发布日期:202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