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回老家
文章字数:1,493
贺敏(四川成都)
初夏,小弟带着他的儿子远远归来,为了却95岁老父亲的心愿,我们包了辆车回老家——峨嵋山下的罗目古镇。
车进古镇仿佛穿越,百年老建筑刻着时光的痕迹。街头巷尾原姿原貌的穿榫斗梁、雕龙画凤的小楼;小巷深处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传统手工艺作坊、风味小吃、打纸牌的乡邻。20世纪50年代,老爸和他的姐妹为求学相继离开了故乡,如今只有他唯一的兄弟、我的三叔留守。站在三叔家新建的楼房前眺望峨嵋山,天清气爽时可遥见日耀金顶;早晚时分云雾飘渺若水墨丹青。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老爸读完小学就离开了老家。从华西医学院口腔系毕业后,他先后任职于省、县、市级数家医院,退休前是市级某三甲医院的科主任,退休后又到一家上市医疗机构发挥余热。直到90余岁摘下头上的额镜时,他不无遗憾地说:“工作多年连北京、上海都还没去过……”老爸工作后每月都要给奶奶寄生活费,有时间也亲自送回去;奶奶离世后,老爸就难得回趟老家了。
傍晚时分,老爸拄着拐杖与三叔在前面絮絮叨叨地走着,我们随后,一行人的脚步悠闲地转换在青石板与石子路之间,感受着小镇流淌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古老时光。落日余辉洒在道旁的几块庄稼地上,前面的三婶转身跨进地头摘了几把豆角递给我。她说,几年前沿河滩捡了这几块地栽了菜。每天清晨把浇水、施肥、除草当锻炼,做到太阳出来再回家弄早饭。数年来种的菜除自给自足还分送亲邻,收获的是好身板、好心情、好人缘;我们一行人从青石板巷到机耕道再到河滩,沿途不断有熟人打招呼唠家常,还有热心的街邻邀请老爸在自家门前歇会儿喝口茶……
次日,陪老爸转悠到我心心念念的老宅。老宅龄逾百年,有些歪斜,已是“墙皮剥落透泥痕,铁锁当家草木深”,纸糊的小格子窗棂扑满了灰尘。正中是堂屋,左右是卧室,拐出的地方是灶屋,堂屋前有一块菜园。“残垣断瓦草当门,岁月风霜故宅屯,相别‘五’旬如梦过,归来已是白头人”。我19岁那年曾住在老宅:三叔三婶带着周岁的儿子;奶奶带着我三姑的儿子文文;我带着小弟平平。5岁的平平和3岁的文文是玩伴,每天蹦蹦跳跳,令老宅的日子有声有色。
老宅的灶屋大,柴灶唱主角,长我3岁的三婶和我不时带上点干粮,同骑一辆旧单车到数公里外去捡柴。第一次我心劲儿大,背一大捆下坡时腿直发颤,不得已边走边扔,回到老宅剩一半。奶奶听闻笑言:“眼大肚皮细,吃不了憨着急。”那些年洗涮都用河水,早起第一要事先到河边挑吃的水。河滩尽是卵石没有路,待我挑着水高一脚低一脚回到老宅时满桶晃成半桶。老宅的屋檐很宽,可几人围坐玩扑克牌,还有个重要功能是天晴下雨都不误做木工活。三叔是木工,心灵手巧的他曾精雕细刻地做了一张那些年难得一见的雕花床,被邻里赞不绝口。在他的指点下,我在边角余料上测距画图弹墨,用书弓和清漆独自完成了一个纯卯榫结构的小木盒,50年后的今天仍置于床头。小盒底压着一张老照片:大姑妈家的二表姐1974年春回老家,我俩与平平和文文在峨嵋山下的合影,留下了这段经历的唯一见证……老爸邀约的七表叔等一众亲友围桌畅聊后,我们依依告别老家,车溯青衣江绕行去探访住在养老院的二姑妈及雅安的亲人。身后“天下名山”的牌坊渐行渐远,眼前的路曲曲折折地向远方延伸——仿佛看到老爸背负行囊青春年少的背影远走他乡;仿佛看到平平远涉重洋辗转求学;仿佛看到文文携家带口落地大洋彼岸;难忘多伦多的午后与表弟围炉烧烤笑聊儿时,他梦中可曾携妻儿回过老家?更难忘那年夏末,我与先生和小弟一路畅游北美的自驾万里行,余生能否再渡重洋?
老家如一棵开枝散叶、枝繁叶茂的树,我们都是这棵树上的枝叶,有的距树根近些,有的距树根远些。无一例外,我们都是这棵树的根所散开的枝或生长着的叶。
初夏,小弟带着他的儿子远远归来,为了却95岁老父亲的心愿,我们包了辆车回老家——峨嵋山下的罗目古镇。
车进古镇仿佛穿越,百年老建筑刻着时光的痕迹。街头巷尾原姿原貌的穿榫斗梁、雕龙画凤的小楼;小巷深处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传统手工艺作坊、风味小吃、打纸牌的乡邻。20世纪50年代,老爸和他的姐妹为求学相继离开了故乡,如今只有他唯一的兄弟、我的三叔留守。站在三叔家新建的楼房前眺望峨嵋山,天清气爽时可遥见日耀金顶;早晚时分云雾飘渺若水墨丹青。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老爸读完小学就离开了老家。从华西医学院口腔系毕业后,他先后任职于省、县、市级数家医院,退休前是市级某三甲医院的科主任,退休后又到一家上市医疗机构发挥余热。直到90余岁摘下头上的额镜时,他不无遗憾地说:“工作多年连北京、上海都还没去过……”老爸工作后每月都要给奶奶寄生活费,有时间也亲自送回去;奶奶离世后,老爸就难得回趟老家了。
傍晚时分,老爸拄着拐杖与三叔在前面絮絮叨叨地走着,我们随后,一行人的脚步悠闲地转换在青石板与石子路之间,感受着小镇流淌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古老时光。落日余辉洒在道旁的几块庄稼地上,前面的三婶转身跨进地头摘了几把豆角递给我。她说,几年前沿河滩捡了这几块地栽了菜。每天清晨把浇水、施肥、除草当锻炼,做到太阳出来再回家弄早饭。数年来种的菜除自给自足还分送亲邻,收获的是好身板、好心情、好人缘;我们一行人从青石板巷到机耕道再到河滩,沿途不断有熟人打招呼唠家常,还有热心的街邻邀请老爸在自家门前歇会儿喝口茶……
次日,陪老爸转悠到我心心念念的老宅。老宅龄逾百年,有些歪斜,已是“墙皮剥落透泥痕,铁锁当家草木深”,纸糊的小格子窗棂扑满了灰尘。正中是堂屋,左右是卧室,拐出的地方是灶屋,堂屋前有一块菜园。“残垣断瓦草当门,岁月风霜故宅屯,相别‘五’旬如梦过,归来已是白头人”。我19岁那年曾住在老宅:三叔三婶带着周岁的儿子;奶奶带着我三姑的儿子文文;我带着小弟平平。5岁的平平和3岁的文文是玩伴,每天蹦蹦跳跳,令老宅的日子有声有色。
老宅的灶屋大,柴灶唱主角,长我3岁的三婶和我不时带上点干粮,同骑一辆旧单车到数公里外去捡柴。第一次我心劲儿大,背一大捆下坡时腿直发颤,不得已边走边扔,回到老宅剩一半。奶奶听闻笑言:“眼大肚皮细,吃不了憨着急。”那些年洗涮都用河水,早起第一要事先到河边挑吃的水。河滩尽是卵石没有路,待我挑着水高一脚低一脚回到老宅时满桶晃成半桶。老宅的屋檐很宽,可几人围坐玩扑克牌,还有个重要功能是天晴下雨都不误做木工活。三叔是木工,心灵手巧的他曾精雕细刻地做了一张那些年难得一见的雕花床,被邻里赞不绝口。在他的指点下,我在边角余料上测距画图弹墨,用书弓和清漆独自完成了一个纯卯榫结构的小木盒,50年后的今天仍置于床头。小盒底压着一张老照片:大姑妈家的二表姐1974年春回老家,我俩与平平和文文在峨嵋山下的合影,留下了这段经历的唯一见证……老爸邀约的七表叔等一众亲友围桌畅聊后,我们依依告别老家,车溯青衣江绕行去探访住在养老院的二姑妈及雅安的亲人。身后“天下名山”的牌坊渐行渐远,眼前的路曲曲折折地向远方延伸——仿佛看到老爸背负行囊青春年少的背影远走他乡;仿佛看到平平远涉重洋辗转求学;仿佛看到文文携家带口落地大洋彼岸;难忘多伦多的午后与表弟围炉烧烤笑聊儿时,他梦中可曾携妻儿回过老家?更难忘那年夏末,我与先生和小弟一路畅游北美的自驾万里行,余生能否再渡重洋?
老家如一棵开枝散叶、枝繁叶茂的树,我们都是这棵树上的枝叶,有的距树根近些,有的距树根远些。无一例外,我们都是这棵树的根所散开的枝或生长着的叶。
发布日期:2024-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