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本版导读

“山海协作”发展共融成就“定宣典范”
文章字数:1,686

  □张平 孙伟 本报记者 罗斌 文/图
  为生动展现2021年6月新一轮浙川东西部协作工作启动以来的新进展新成效,日前,浙江、四川省委宣传部和浙江省驻川工作组开展了“浙川一家亲,共铸山海情”浙川东西部协作主题采访活动。近日,报道组来到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就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工作新进展、新成果、新亮点以及产业项目落地情况进行采访。
  东西部协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新一轮东西部协作以来,舟山市定海区和达州市宣汉县山海“联姻”,在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和劳务对接等方面交流合作,把促进共同发展作为重点,把推动共同富裕作为根本,全方位促进两地要素互通、资源共享、发展共融,远隔千里结下深情厚谊,打造出了“山海协作”的“定宣典范”。
  以“山海协作”助推产业联动发展
  走进宣汉县正达凯先进智造产业园建设现场,一片火热的建设场景。作为达州市百亿级项目,正达凯先进智造产业园由浙江正凯集团响应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并结合自身产业发展需求投资兴建,园区共分两期建设。目前,投资60亿元建设的一期年产60万吨MEG联产10万吨电子级DMC项目迎来最新进展。
  “目前正达凯一期项目土建已经完成95%,安装完成70%左右,预计今年10月1日分布式能源站点火,今年年底一期年产60万吨乙二醇投产。”四川正达凯新材料有限公司行政部负责人桂乾耀说道。
  投产后,其主要产品乙二醇广泛应用于聚酯纤维、食品级PET、光学膜、防冻液等工业制造业的原材料,其联产电子级DMC产品,主要用于新能源电池的电解液,合成PC原料等。将带动四川及中西部地区石化、食品级PET、聚酯新材料、包装、纺织化纤、物流等相关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结合当地天然气资源优势形成新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以“山海帮带”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浙川联合打造产业协作“金名片”,宣汉蜀宣花牛产业是另一个代表。位于宣汉县西北部的大成镇,是“蜀宣花牛”的主要养殖区,过去由于没有统一的饲养标准,出栏的肉牛品质一度差异大。得益于东西部协作的契机,“蜀宣花牛”种养循环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立,推动大成镇走上了“以种定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循环发展”路子,实现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自2021年以来,落地大成镇浙川东西部协作项目3个、资金1700万元,助推了大成镇牛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超200万元,共吸纳劳动力就业1200余人。项目每年给村集体分红77.5万元,带动11个村(社区)集体年均增收30余万元,帮助10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宣汉县大成镇镇长许仁豪说道。
  同时,大力实施“宣牛入舟”行动,设立宣汉牛肉直供店、专营店5家,定期开展线上线下展销活动,2022年销售牛肉制品140余吨。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肉牛加工企业9家,研发牛肉松、牛肉片等30余种牛肉制品,引导市场主体入驻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2022年实现肉牛加工产值5.5亿元、实现牛肉制品电商销售1.3亿元。依托舟山市成熟的海鲜液氮冷藏技术,重点攻关牛肉速冻解冻工艺和速冻设备集成技术,“蜀宣花牛肉品质保真技术与装备研发应用”成功立项浙江省2022年度“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有效推动“蜀宣花牛”科技产值倍增。
  以“山海共富”推进福祉全民共享
  新一轮东西部协作以来,为有效破解脱贫地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两地深化协作,首创建设“留守儿童周末假日寄宿学校”,规范开展生活照料、学习提升等“九大关爱”服务,呵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对学生进行文化辅导,根据他们的需要和兴趣爱好开展了刻画、剪纸、刺绣、音乐等七个兴趣社团小组,目的就是让家长能够安心在外务工,孩子们在这里能够留得下来。”宣汉县普光学校校长谯国说道。
  据了解,三年来,定海驻宣汉帮扶工作队筹集各方资金近400万元,帮助全县建成留守儿童假日寄宿学校32所,惠及留守儿童1.3万余名,其中普光学校比较典型,现有留守儿童325人,周末假日寄宿学校学生227人。该创新做法获评第五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在达州全市推广。2023年,“我们的巴山娃儿·蒲公英计划”全面实施,舟山市专门为达州籍在舟务工人员出台13项政策,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给予全方位保障,首批12名达州籍留守儿童已赴舟山就学,实现家庭团聚。
发布日期:202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