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本版导读

绵阳市盐亭县供销社:
“智”育秧提“质”增“速”春耕生产驶入“快车道”
文章字数:1,184
  □本报记者 王金虎
  眼下正是水稻育秧的关键期,水稻育秧是水稻稳产增产的重要环节。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供销社作为春耕生产的主力军,通过积极引进自动化育秧设备,把育秧从农田“搬到”工厂,改变了靠天吃饭的传统春耕和春管方式。沃土之下,丰收的希望正在这个春天里悄然孕育。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盐亭县黄甸镇保安村的嫘供育秧工厂,一条“科技范”十足的育秧流水线映入眼帘,流水线旁边堆起了一摞摞秧盘……从一粒稻种到一仓谷子,育秧是第一步。在这里,通过自动化水稻育秧机,一个个育秧盘经过填底土、播种、放盖土、摆盘等工序,均匀装载着稻种,被运送到育秧基地里。
  嫘供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何启辉说:“以前育一亩秧苗两个人用时要3到4天,效率低,成活率也不高。通过这套生产流水线下来,每亩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将秧盘放到田里面,还可以通过调整播种量、播种速度,降低每盘秧的成本。同时还能够克服温度、水分、土壤、天气等自然因素对秧苗的影响,不仅育秧速度快,还大大提升了育秧的质量。”
  在育秧基地里,一盘盘绿油油的秧苗整齐地铺放在苗床上。走近看,最早一批的秧苗已经有10厘米高,长得绿油油、嫩生生的。
  何启辉指着育秧基地田说:“用工厂化流水线方式经过浸种—催芽—沥水—脱水四道工序后,机器全自动地完成摆盘、铺土、投种、覆土等步骤;随后,自动码垛好的秧盘被转移到温度、湿度尽在智能‘掌控’中的催芽室;经过48小时的暗化,整齐匀称的秧芽破土后,转运至田间,20天左右即可长出成品秧苗。半个月内就能完成全年春耕育秧工作,实现低耗能、高产出、高效益,对推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具有积极意义。”
  机械化育秧,让今年52岁的何源赞不绝口。记者采访时,他正坐在自家门前的大树下和邻居聊天。他告诉记者,“我种了几十年田,今年用上这个机械后,人不累,成本低,效率还很高!”
  据了解,盐亭县嫘供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属盐亭县黄甸镇供销为农服务中心所有,按照“社有企业+基层社+社会资本”模式融合组建。供销社控股60%组建嫘供育秧工厂,计划总投资600万元,分三期建设,实现机械化育秧。首期投资150万元,完成新建自动化育秧中心和晒土场,现有1套服务区域产量最大的自动育秧生产线,每小时能生产1400盘秧苗,可满足当地3万亩水稻育秧需求。4月实现首批订单育苗2.2万盘,满足1000亩左右水稻种植需求。嫘供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主要为盐亭及周边区县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小农户等提供水稻工厂化育秧、机耕机播、统防统治、田间管理、机收、烘干、技术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粮油单产提升工程,整合各类财政资金,在保持自主创新的同时,积极与县农业局、农业科研单位、相关企业等合作,进行新种籽、新农药、新肥料的品比试验、新型农业机械、新型种植技术试验(示范)等工作,以期快速、有效引入现代化农业新技术,并迅速进行产业化转化,为盐亭农业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盐亭县供销社监事会主任任倩告诉记者。
发布日期: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