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本版导读

成都市双流区:
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文章字数:1,167
  □本报记者 李祥
  近日,以“更好的成都,成就更好的你”为主题的2024“蓉漂人才日” ——“蓉漂”人才成果展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2号展厅举行。成都市双流区以“核技术应用产业”为主题,通过个性展示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人才生态等,突出展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纽瑞特等13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发展及技术情况。通过这样的展览,双流区不仅向外界展示了其产业成就,也为促进产业合作、技术交流和人才引进提供了重要平台。
   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建设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据成都市双流区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院地双方将围绕“一个目标、两个中心、五大基地”的“125”发展战略,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推动“院地企”等多方协同联动,力争10年内实现核技术应用产业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
  差异化特色发展,聚焦关键环节。在“125”发展战略指导下,双流区精准定位于核电产业链的设备制造、核电站设计、运维等重要环节,力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独特的优势地位。
  人随产业走,双流区核技术应用人才集聚成势。全区核产业高级职称人员数超过1800人,占区核产业直接从事人员的16.5%,形成了以多位院士专家为核心的同位素制备、分离材料制备等领域技术研发团队。
  然而,对于追求创新和发展的双流区来说,现有的人才队伍仍需提升。“我们急需各类人才,需要核能科学与工程、热工水力、物理化学、人工智能和软件等各领域的高水平人才和高素质高校毕业生。2024年,我们有3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需求,主要是聚焦科研攻关、基础研究的硕士或博士。”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双流区正努力打造一个创新人才的聚集地。
  教育资源丰富,创新平台助力人才发展。双流区拥有四川大学(江安校区)、西南民族大学(航空港校区)等6所高等院校,以及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等13家科研院所。这些机构的存在为双流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技术支持。目前,该区已建成3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并汇聚了各类人才62.6万人,为核能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科技与人才的双重驱动下,双流区正以其独特的区域优势和战略眼光,朝着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核科技创新高地的目标稳步迈进。
  人才新政“大礼包”出台 厚植领军人才聚集优势
  今年初,双流区再度出招,端出一揽子29条人才政策“大礼包”。人才新政3.0的出台,不仅是一次政策的迭代升级,更是一场精心部署的“招贤令”。今年,双流围绕15条产业链发展,绘制了2024年人才招引图谱,建立人才需求库、供给库,精准岗位匹配、供需对接,计划开展20场“蓉漂人才荟”“校园行”等系列招才引智活动,推出人才政策智选包、人才政策名片,通过扫描对应的二维码即可实现政策直达快享。
  双流区正以一系列创新思路和举措,开启区域发展的人才引擎,全周期服务人才,全方位育才引才,全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人才聚集地。
发布日期:202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