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本版导读

广元市朝天区:
创新“农家书屋+”运行模式 “小书屋”成为文化“大粮仓”
文章字数:1,653

  □刘旭 本报记者 魏彪 文/图
  近日,春雨绵绵,在依山傍水的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白虎村,宽敞明亮的农家书屋里学习氛围浓厚,村民们利用闲余时间前来“充电加油”,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讨论书上的新农技……
  近年来,朝天区创新“农家书屋+”运行模式,推动农家书屋进行政村、进旅游集散中心、进农村大院,打造农民致富学堂、旅居人员“精神园地”和留守学生第二课堂,有效发挥了农家书屋的阵地作用。
  打造家门口“文化驿站”
  当天,安静的白虎村农家书屋,突然来了一名“不速之客”,原来是村里的养猪大户赵华。“今天早上起来,家里的猪食欲不振,这可愁坏了我。”踏进书屋里,赵华来不及擦干身上的雨,就忙着在书架上找书。搞养殖产业6年多时间的他,经常到这里来“充电加油”。
  书屋里,一排排书架整齐划一,一册册图书陈列有序,有红色革命书籍、有养殖技术书籍,还有小朋友们爱看的各类故事书,图书种类齐全。
  白虎村党支部书记王金德说,小小书屋成为群众长知识、学技术、学本领的“小课堂”,群众闲暇时既打发了时间,也充实了自己。
  近年来,朝天区坚持“大整合、优利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委会闲置阵地、文化设施、信息网络等资源,充分结合本地文化,重点从氛围营造、阅读功能分区、图书展陈更新、数字化赋能、阅读活动开展等方面改革创新,高质量建设标准化、集约化、分众化、特色化的农家书屋。
  为了打造家门口“文化驿站”,该区还以村集中阅读为主体,在文化院坝、乡村超市、农业园区等多点位设置读书空间;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分片设立图书流动服务点,开展代借代送、送书上门等个性化特色服务,让群众更好阅读、更爱阅读、更便利阅读。
  截至目前,朝天区共建成农家书屋230个,配置图书60余万册,报纸、期刊10余种,并配备了可同时供30人及以上的阅读场地。
  打造多样化“智慧阅读”
  “眼睛视力不太好,我每次来这里都是听书。”王金德坐在椅子上,熟练地在电子阅读平台上操作,点出《故宫》这本书,然后静静地聆听。“设备很好,听书很安逸、很方便,一些上了年纪的老百姓都喜欢用这个电子设备听书。”他说。
  “数字化农家书屋借助网站、APP、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平台,以生动形象的图文音像形式、海量优质的视听数字资源,提供不间断的阅读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朝天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农家书屋数字化既解决了数字阅读供给“看”的问题,也解决了智慧书屋“管”的问题。
  目前,朝天区在农家书屋配备音像电子出版物100余种,并设置了电子阅览室;同时,将电子图书生成图书二维码,让乡村读者在家就能扫码免费阅读区图书馆的电子图书和期刊,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将“精神食粮”输送到千家万户。
  “如今,朝天农村都通网络了,手机、平板、电脑等已进入农村群众生活,农家书屋的传统纸质图书期刊不再是乡村群众汲取知识的唯一载体,移动阅读已成为新风尚。”朝天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打造定制化“筑梦课堂”
  “移风易俗讲文明,遵守村规和民约;简办婚丧与嫁娶,不办其他酒与席……”近日,曾家镇文化综合体书屋里,知客刘钦林手拿话筒,围绕移风易俗、乡村文明、家风家训等主题,向现场的群众送上了一份“文明新风大礼包”。
  “农家书屋不仅是看书学习的地方,也是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阵地。”朝天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朝天区将农家书屋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廉情茶室、文化活动室等阵地共建共享、融合互促,有效发挥农家书屋在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养践行主流价值、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丰富活跃文化生活等方面作用。
  同时,整合村组干部、乡贤、知客、返乡青年、文艺积极分子等人才,组建党员先锋、乡贤说事、知客宣讲、科技服务、文艺演出等农家书屋文化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学党史、传家风、讲法律、调纠纷、传技能、展才艺等阅读实践活动,引导群众读有所获、学以致用。
  该区还将农家书屋作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配置移风易俗、文明礼仪、人文典故等书刊,以书香之气涵养乡村正气;深化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好邻居、优秀志愿者等评选,选树各类身边好人,让文明新风浸润美丽乡村。
发布日期: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