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导读
为青春赋能 四川绵竹青年解锁花样“夜生活”
文章字数:1,408

□徐伦汧 本报记者 高明山 李鹏飞 文/图
“因为这个扇面是绸缎的,不同于纸张,所以大家下笔的时候可以重一些,但是也要注意力度,不要把扇面划破了……”傍晚时分,四川省绵竹市青年活动中心依然灯火通明,十余名青年聚精会神,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文创制作。勾线、上色,简单几步,一幅幅各具特色的潮扇便诞生了。
当前,上夜校成为了不少绵竹青年花式夜生活的不二之选。绵竹市青年夜校是共青团绵竹市委依托“青年之家”阵地,深入开展“青春自为”计划,全力推进绵竹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夜校充分考虑广大青年“白天上班,晚上充电”的现实需求,通过各类公益性服务型课程,积极打造在绵青年身边的“充电站”,极大地丰富了青年的精神文化生活。截至目前,绵竹市青年夜校共计开设10类课程,总课时超过90个小时,吸引超过200名青年参加。
灵活多样 成年人的“少年宫”
青年者,常为新;青年工作,也须与时俱进。为青年定制专属的“学习套餐”是绵竹市青年夜校迈出的第一步。今年1月,共青团绵竹市委通过“绵竹共青团”微信公众号发布征集推文,广泛收集青年们的兴趣爱好,问卷调查中不乏乐器、美术、健身、摄影等选项,同时也向广大商家发出诚挚邀请,共同打造最具绵竹特色的夜校课程。
青年夜校的公益属性,让其具有了超高性价比,不少低成本的课程更是一座难求。在第一期“运动健身季”中推出的器械锻炼课程,吸引了众多青年朋友报名。
多样的课程设置、机动的上课时间、半价甚至免单……在满足青年所需所盼的同时,共青团绵竹市委立足服务,充分调动广大青年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在绵青年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精益求精 让夜校“长红”
今年三月,团中央发布《青年之家·青年夜校项目实施指引》,在政策的支持下,绵竹市青年夜校有了“长红”的现实之径。
黄杰是一名青春达人,也是第一期青年夜校“运动健康季”的老师,他所创立的绵竹舞酷街舞更是2023年德阳市“青创计划”扶持项目。有了专业师资力量的加入,街舞成为了第一期“运动健身季”的火爆项目。“第一期结束后,还有不少青年选择了继续学习。”黄杰告诉记者,通过多渠道选配,重点扶持“青创计划”“新星计划”等社会力量,积极引导青联委员、高校师生、非遗传承人等人士加入,共青团绵竹市委利用社会资源保障夜校专业化长久化发展。
来自新市镇政府的唐伟先后在夜校报名了KPOP舞蹈课、职场小白提升课。说起夜校的好处,唐伟深有体会,“由于老家在外地,以前很多时间下班都没事干,夜校让我对绵竹有了更强的归属感”。
严雨薇是一名待业青年,每次夜校的报名消息推送出来后,她都非常感兴趣。“此次参加夜校的活动,也让自己有了想在绵竹长期发展的想法。”她告诉记者。
如今,夜校已经成为了绵竹青年心中的“网红”。让“网红”发展成“长红”,共青团绵竹市委将持续擦亮青年夜校的“绵”字招牌,高质量办好夜校,更好地链接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
据共青团绵竹市委书记周英晨介绍,共青团绵竹市委将继续整合各类资源,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技艺、实践操作与创新思维、职业技能与生活美学,多元化丰富“青年夜校”课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构建青年创业项目全周期扶持体系,为绵竹青年拓宽视野、提升自身素能、丰富精神生活搭建好平台。今年,围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共青团绵竹市委还将陆续推出“HUA在绵竹”主题视频PK、“多YOUNG推介官”场景模拟赛、“ZHU梦新声”在一线等品牌项目,以兴趣社群、路演展示、对话沙龙等方式服务青年,增强在绵青年归属感、参与感、幸福感。
发布日期:202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