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本版导读

传承千年历史文化 潼川古城焕发新生
文章字数:1,332



  □本报记者 贾涛 文/图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始源于西汉郪县,隋、唐为梓州,宋、元为潼川府,明为潼川州,清置三台县,迄今已有2200余年历史,盛唐时期与成都齐名,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治所,是蜀中的交通枢纽和繁华之都,素有“川北重镇、剑南名都”之美誉,2014年更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县城城南片区内拥有多处国家级、省级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但随着历史变迁,该区域逐渐演变成一个体量庞大的棚户区。
  2015年,三台县委、县政府立足于改善民生、传承历史文化、拉动县域经济和提升城市形象,由绵阳宏达集团作业主,启动了城南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并在棚改项目基础上实施了三台县潼川古城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绵阳宏达集团本着文物保护和历史文化街区打造的角度,遵循不大拆大建,原貌复原、落架重修、修旧如旧的方式恢复古城面貌。潼川古城共安置棚户居民2066户、5864人,保护性修缮、改造房屋共14.45万平方米。以创建AAAA级景区为标准,“再现汉唐名城风采,揭开灵秀三台面纱”为目标,潼川古城共有7个不同功能分区,包括以萧龙友故居为核心的中医文化体验区、民俗特色文化集中区、滨水娱乐休闲区、城市文创休闲区、商住小院区、五云寺佛禅文化体验区、度假酒店区,并分别进行景观打造和提升。
  潼川古城包括方家街、下南街和南外街三条历史文化街区,最具代表性的有古城墙与护城河、梓州渡、华光庙、非遗馆等。蝶变中的潼川古城项目建设和招商齐头并进,整体风貌换新升级,文旅产业强劲复苏,为千年古镇高质量发展注入活跃的“新”动能。
  驻足重光赋浮雕,只见五牛镇水,南城门和东城门遥相呼应,李商隐寓居梓州期间,盛赞其是“蜀川巨镇,郪道名邦”。今日的古城,本着修旧如旧的理念,再现并承载了古梓州千年的厚重历史文化。
  潼川古城把特色保护作为建设的首要任务,项目启动后,三台县委、县政府决定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对华光庙进行原址重建。为更好地保护华光庙等古建筑,在推进潼川古城项目过程中,宏达集团公司对所有历史建筑按原状进行了古建筑测绘,修缮工艺也将按照原型制、原材料、原结构、原工艺方式进行。
  为进一步保护古城墙,将潼川古城墙及东、南门从西面的老烟草公司至三台中学(国立东北大学旧址)的运动场列入了潼川古城墙保护区,在施工中对南门和城墙上的谯楼进行修缮,保存了原有的建筑构架,墙用条石重新砌筑,替换现有门窗,恢复古代风貌。同时,东门城墙边的人行步道地面,用石板替换原有的水泥地面。经过一系列保护措施,潼川古城墙重新焕发昔日风采。古城墙及东南城门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古梓州新三台一道亮丽的新风景。
  在日新月异的变迁中,潼川古城本着保护和开发利用三台县红色文化资源的目的,重建的潼川古城打造了以地下交通站为核心的红色纪念馆,也是四川省唯一以红色交通为主题的纪念馆。其全方位展示1928年至1949年地下交通线、交通站等“红色血脉”联络网,重现了中国共产党三台县地下组织发展历程。
  近年来,绵阳宏达集团全方位、多层次参与三台县域经济社会建设。潼川古城的建成运营,一方面再现并承载了古梓州千年的厚重历史文化,成为一处宜游宜教宜乐的良好文化栖息地;另一方面还改善了该区域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通过项目整体的布局及开发,创造了更多就业创业岗位。项目建成以来,每年吸引游客500万人次,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发布日期:202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