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大邑两景
文章字数:1,709
熊勇军(四川)
寻源鹤鸣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鹤鸣山就是这样。
鹤鸣山,位于四川成都大邑县鹤鸣镇,海拔1000余米,因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而得名。
远望鹤鸣山,林木葱茏,峰峦雄伟,六重殿阁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近观鹤鸣山,古木参天,碑刻林立,一步一景,庄严肃穆之中不乏灵动雅致。
鹤鸣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据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三国志》第八卷所载,“张鲁,字公祺,沛国丰人也。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皆教以诚信不欺诈……又置义米肉,县(悬)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三国志》中所记载的“鹄鸣山”即为鹤鸣山。
鹤鸣山独特的山水地貌和幽雅环境,为张陵来此创立道教提供了重要机缘。从鹤鸣山往西北行约10公里,便是蜀中佛教的早期圣地——雾中山,鹤鸣山与雾中山一脉相连,铸就了这种独一无二的机缘巧合。鹤鸣山的山势“起伏轩翔,其状如鹤”,三面环水,且“东西二水,出乎两腋”,拱卫揖让,俨然“仙人都宅”。鹤鸣山天然的山水奇观与宫观建筑之间的和谐共融,与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互为辉映、相得益彰。
张陵本是沛国丰邑人(今江苏丰县),出生于书香门第,年少时就喜读河洛图讳、天文地理之类书籍,曾入太学,通达五经。汉明帝时,张陵曾担任巴郡江州令(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所在地的县长)。因张陵天性喜欢黄老之学,无意仕途,所以后来辞官归隐于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北),潜心修炼不老之道,朝廷久征不就。
东汉顺帝时,张陵听说蜀地多山且民风淳厚,于是携弟子入蜀,最终选定在鹤鸣山修道。张陵在鹤鸣山数年后,著作道书二十四篇,以鹤鸣山为中心设立二十四治,成为道教传播重要的基层组织与活动中心。张陵奉老子李耳为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大约从此以后,张陵改名为张道陵,被人尊称为张天师。
鹤鸣山曾经巍峨的殿宇虽然已淹灭在岁月长河中,但仅存的饱经风霜的历史遗迹仍可窥见昔日的辉煌壮丽。鹤鸣山最早的建筑是上清宫,即天师祖庭,就是由道教创始人张陵所建。之后,历代许多著名道士都曾到此修炼,如唐末五代的杜光庭、北宋的陈抟、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等都在此修道。唐代诗人唐求、北宋著名画家和诗人文与可、宋代大文豪陆游、明代大才子杨升庵等诸多名流都曾游览鹤鸣山题咏抒怀。经过历朝历代的扩建增饰,到了民国时期,鹤鸣山已建成上清、天师、紫阳、迎仙、文昌等上百间殿宇。可惜这些殿宇几乎毁坏殆尽,仅存的残垣断壁和碑刻古迹虽然久经岁月侵蚀但依然坚实古朴,似乎在无声诉说着跨越千年的往事。
时光荏苒,峰回路转,鹤鸣山又迎来了春天。鹤鸣山道观1985年被成都市政府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的鹤鸣山,已然成为举世公认的中国道教发源地,被赞誉为“道国仙都”“道教祖庭”。
岁月如斯,薪火相传,期于来者,尊道贵德、效法自然的道教真义需要传承。“善由我积福由天,道在人弘修在己。”—— 鹤鸣山道观天师殿的一副对联也许诠释了传承道教真义的答案。
最后的川西坝子:新场古镇
新场古街镇,始建东汉时。人声三里市,春夜一街灯。
新场古镇,地处枢纽。东距大邑县城约十公里,毗邻锦绣成都;西经临邛古道可通康藏,位于茶马古道;南由水路直达新津乐山,自古水陆两便;北连出阝江天宫庙花水湾,遥看西岭雪山。
新场古镇,亦古亦新;风物阜盛,景色宜人。源远流长,古镇旧称清源市,聚两千载古风古意;继往开来,怀古求新换新颜,迎新世纪新气新运。
清气接雾山,云蒸霞蔚;源头来出阝水,人杰地灵。古镇古巷,时见创新之佳境;新场新街,常引思古之幽情。溪水潺潺,蕴含原野新苗无限生机;石径弯弯,遗存茶马古道斑驳旧痕。
闲来无事,漫步古镇,一步一景,清秀可人。小桥流水,古巷深深;高树飞云,新楼隐隐。每当斜阳照古渡,遐想渔舟唱晚;更待暮霭染黄昏,缤纷夜色撩人。枕山水而卧,推窗可望朗朗星月;临田园而居,抬眼能见郁郁林苑。竹篱参差,编织新生活无限美梦;林盘错落,叠印古岁月悠远光影。桤木林中,黄莺欢唱新词新调;稻花香里,青蛙鸣奏古琴古曲。
拜谒川王宫,参悟三教之真谛;探寻佛子岩,放下百事之艰辛。行逾万里,总难忘古镇之古貌古音;走遍千乡,仍留恋新场之新味新韵。
新场古镇,穿梭光影;人文焕彩,历久弥新。
寻源鹤鸣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鹤鸣山就是这样。
鹤鸣山,位于四川成都大邑县鹤鸣镇,海拔1000余米,因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而得名。
远望鹤鸣山,林木葱茏,峰峦雄伟,六重殿阁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近观鹤鸣山,古木参天,碑刻林立,一步一景,庄严肃穆之中不乏灵动雅致。
鹤鸣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据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三国志》第八卷所载,“张鲁,字公祺,沛国丰人也。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皆教以诚信不欺诈……又置义米肉,县(悬)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三国志》中所记载的“鹄鸣山”即为鹤鸣山。
鹤鸣山独特的山水地貌和幽雅环境,为张陵来此创立道教提供了重要机缘。从鹤鸣山往西北行约10公里,便是蜀中佛教的早期圣地——雾中山,鹤鸣山与雾中山一脉相连,铸就了这种独一无二的机缘巧合。鹤鸣山的山势“起伏轩翔,其状如鹤”,三面环水,且“东西二水,出乎两腋”,拱卫揖让,俨然“仙人都宅”。鹤鸣山天然的山水奇观与宫观建筑之间的和谐共融,与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互为辉映、相得益彰。
张陵本是沛国丰邑人(今江苏丰县),出生于书香门第,年少时就喜读河洛图讳、天文地理之类书籍,曾入太学,通达五经。汉明帝时,张陵曾担任巴郡江州令(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所在地的县长)。因张陵天性喜欢黄老之学,无意仕途,所以后来辞官归隐于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北),潜心修炼不老之道,朝廷久征不就。
东汉顺帝时,张陵听说蜀地多山且民风淳厚,于是携弟子入蜀,最终选定在鹤鸣山修道。张陵在鹤鸣山数年后,著作道书二十四篇,以鹤鸣山为中心设立二十四治,成为道教传播重要的基层组织与活动中心。张陵奉老子李耳为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大约从此以后,张陵改名为张道陵,被人尊称为张天师。
鹤鸣山曾经巍峨的殿宇虽然已淹灭在岁月长河中,但仅存的饱经风霜的历史遗迹仍可窥见昔日的辉煌壮丽。鹤鸣山最早的建筑是上清宫,即天师祖庭,就是由道教创始人张陵所建。之后,历代许多著名道士都曾到此修炼,如唐末五代的杜光庭、北宋的陈抟、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等都在此修道。唐代诗人唐求、北宋著名画家和诗人文与可、宋代大文豪陆游、明代大才子杨升庵等诸多名流都曾游览鹤鸣山题咏抒怀。经过历朝历代的扩建增饰,到了民国时期,鹤鸣山已建成上清、天师、紫阳、迎仙、文昌等上百间殿宇。可惜这些殿宇几乎毁坏殆尽,仅存的残垣断壁和碑刻古迹虽然久经岁月侵蚀但依然坚实古朴,似乎在无声诉说着跨越千年的往事。
时光荏苒,峰回路转,鹤鸣山又迎来了春天。鹤鸣山道观1985年被成都市政府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的鹤鸣山,已然成为举世公认的中国道教发源地,被赞誉为“道国仙都”“道教祖庭”。
岁月如斯,薪火相传,期于来者,尊道贵德、效法自然的道教真义需要传承。“善由我积福由天,道在人弘修在己。”—— 鹤鸣山道观天师殿的一副对联也许诠释了传承道教真义的答案。
最后的川西坝子:新场古镇
新场古街镇,始建东汉时。人声三里市,春夜一街灯。
新场古镇,地处枢纽。东距大邑县城约十公里,毗邻锦绣成都;西经临邛古道可通康藏,位于茶马古道;南由水路直达新津乐山,自古水陆两便;北连出阝江天宫庙花水湾,遥看西岭雪山。
新场古镇,亦古亦新;风物阜盛,景色宜人。源远流长,古镇旧称清源市,聚两千载古风古意;继往开来,怀古求新换新颜,迎新世纪新气新运。
清气接雾山,云蒸霞蔚;源头来出阝水,人杰地灵。古镇古巷,时见创新之佳境;新场新街,常引思古之幽情。溪水潺潺,蕴含原野新苗无限生机;石径弯弯,遗存茶马古道斑驳旧痕。
闲来无事,漫步古镇,一步一景,清秀可人。小桥流水,古巷深深;高树飞云,新楼隐隐。每当斜阳照古渡,遐想渔舟唱晚;更待暮霭染黄昏,缤纷夜色撩人。枕山水而卧,推窗可望朗朗星月;临田园而居,抬眼能见郁郁林苑。竹篱参差,编织新生活无限美梦;林盘错落,叠印古岁月悠远光影。桤木林中,黄莺欢唱新词新调;稻花香里,青蛙鸣奏古琴古曲。
拜谒川王宫,参悟三教之真谛;探寻佛子岩,放下百事之艰辛。行逾万里,总难忘古镇之古貌古音;走遍千乡,仍留恋新场之新味新韵。
新场古镇,穿梭光影;人文焕彩,历久弥新。
发布日期:202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