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四川财政多举措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文章字数:988
本报讯(记者 赵蝶)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内在要求,是补齐文化发展短板的重要途径。近日,记者从四川省财政厅科教与文化处获悉,四川财政积极整合资金、强化管理、加大投入,近年来年均安排资金32亿元,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切实践行文化惠民,增进民生福祉。
完善制度,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制定《四川省公共文化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文化艺术创作扶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交流、能力建设5个方面分别明确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及相应支出责任,推动公共文化领域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省与市县财政关系。修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将部分项目法分配资金调整为因素法下达市县,由市县统筹用于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增强市县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夯实基础,织密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支持建设重大文化设施,天府新区文化中心、三星堆博物馆成为城市新地标。实施全民健身补短板工程,补助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多功能运动场等便捷多元的场地设施。落实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和运行维护经费保障,22万余个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稳定运行,4700余个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向群众开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成。加强优质文化资源城乡流通,补助实施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试点,加强图书馆、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推动省市县三级公共文化场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多措并举,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实施千名文化站长培训、乡村文旅能人培育项目,年均选派和培养1000余名文化人才服务支持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提升群众文化业务领头人素养。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各地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支持非国有博物馆、体育场馆向群众开放,举办“文化进万家”“村晚”“周末剧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惠民活动。落实《四川省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办法》,集中财力扶持奖励一批优秀影视剧、舞台剧,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实施财政支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九项重点工程,建立财政系统性支持政策体系,兑现三星堆、皮洛遗址、邛窑等重大考古发现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奖补,实施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双试点”等重大项目,补齐古籍、文物古迹、非遗保护等投入短板,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服务大局、赋能发展、为民共享。
完善制度,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制定《四川省公共文化领域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从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文化艺术创作扶持、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交流、能力建设5个方面分别明确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及相应支出责任,推动公共文化领域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省与市县财政关系。修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将部分项目法分配资金调整为因素法下达市县,由市县统筹用于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增强市县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夯实基础,织密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支持建设重大文化设施,天府新区文化中心、三星堆博物馆成为城市新地标。实施全民健身补短板工程,补助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多功能运动场等便捷多元的场地设施。落实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和运行维护经费保障,22万余个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稳定运行,4700余个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向群众开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成。加强优质文化资源城乡流通,补助实施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试点,加强图书馆、文化馆数字化建设,推动省市县三级公共文化场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多措并举,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实施千名文化站长培训、乡村文旅能人培育项目,年均选派和培养1000余名文化人才服务支持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提升群众文化业务领头人素养。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各地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支持非国有博物馆、体育场馆向群众开放,举办“文化进万家”“村晚”“周末剧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惠民活动。落实《四川省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办法》,集中财力扶持奖励一批优秀影视剧、舞台剧,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实施财政支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九项重点工程,建立财政系统性支持政策体系,兑现三星堆、皮洛遗址、邛窑等重大考古发现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奖补,实施历史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利用“双试点”等重大项目,补齐古籍、文物古迹、非遗保护等投入短板,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成果服务大局、赋能发展、为民共享。
发布日期:2024-03-01